新闻动态

中国打破西方垄断,实现石油、人民币和黄金的完全可兑换

2024-06-05 15:06

目前几乎没有任何商品可以与石油相比,能源、货币信贷、债务并列为世界经济的三大命脉,原油更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血液,但我们却始终没有获得皇冠上的明珠——国际定价权。

也就是说,美元的核心是美国债务,石油美元是美国债务的根基,也是美元与黄金分崩离析后的替代载体。近40年来,全球石油进出口国都遵循着这一原则——“没有美元就没有石油”,让美国可以靠印钞来奢侈地购买石油,而其他石油进出口国则必须支付汇率费用才能获得美元。

图片来源:albawaba

但如今中国已打破西方对全球石油价格规则的垄断,实现了石油、人民币和黄金的完全可兑换,实现了以亚洲为基础的原油定价权,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目前,中国原油期货的日均交易量已经超过阿曼原油期货合约的交易量。我们上周的报道援引一位美国资深原油期货投资者的分析称,“人民币原油期货上市后,我们(美国)市场的价格波动和交易量也被带动起来,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美国交易员终于要开始看夜市了”。路透社甚至直接认为,“很多人预计中国原油期货将与布伦特、WTI原油期货并列成为全球三大油价基准之一”。

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中俄为石油交易创造了无美元环境之后,美元的走势愈发不正常,尤其是在过去的一年里,美国知名财经媒体MarketOrcale甚至认为,“美元霸主”注定要失去特权,这一变化将带来强烈的冲击。BWC中文网相关经济学家也非常自信地告诉我们:全球多国抛弃美元的冲击波将在今年以同样的形式发挥影响,而最先发生在原油市场。

图片来源:energydigitat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能开始实施这一政策,从俄罗斯、伊朗、安哥拉等国购买进口原油。这意味着使用美元的需求将大幅下降,也意味着世界原油交易货币将多一个选择。就在本周一,路透社报道称,中国完成了首笔用人民币购买中东石油的订单。

与此同时,全球去美国化趋势自2017年以来进入高潮,目前,中国、俄罗斯、土耳其、伊朗、委内瑞拉、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安哥拉、巴基斯坦等十个国家均做出了去美元化的努力,放弃或减少使用美元进行贸易(或石油)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非美元货币。

随后,我们注意到,近期又有一家石油巨头向人民币靠拢。据非洲石油巨头尼日利亚央行公告,中尼两国已达成价值24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旨在促进商业联系,减少双边贸易中使用美元的需要。尽管尼日利亚去年对华原油和天然气出口排名较低,但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两国货币互换协议的签署,尼日利亚或有机会在中国原油市场获得更多市场份额。这也可能是尼日利亚在陷入美元流动性紧张后去美元化的举措之一。

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买家,从纯经济角度看,他们希望以本币购买石油是合情合理的。一来,他们购买石油不需要拥有大量美元储备。二来,正如前文所说,他们购买石油不需要支付汇率差价,这将导致美元需求大幅减少,从而加强人民币原油期货的亚洲定价权。

图片来源:GOIING

但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继油元之后,中国再次在期货市场亮剑。据路透社报道,中国自5月4日起向境外投资者开放大连铁矿石期货交易,旨在提高这一最大进口商品之一的定价权,同时也希望交易员能够更加重视这个以散户投机著称的市场。我们注意到,此前中国证监会于4月13日宣布,经过周密的准备,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铁矿石期货交易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目前,嘉能可、托克、嘉吉等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商均已通过在中国注册的营业分支机构交易大连铁矿石期货。

这意味着,中国铁矿石期货也即将走向国际化(铁矿石是第二个对外开放的商品期货市场),少数西方公司以美元主导的国际定价垄断时代或许也将走向终结。(完)

本文为BWC中文网原创作品,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或转制成视频、音频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