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中国股市该何去何从?(深度好文)

2024-04-20 12:01

中国股市何去何从?

资本市场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状况的最集中体现。 在资本市场完善发展的过程中,股票市场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政治状况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国家社会稳定程度的风向标。 历史证明,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更迭,必然伴随着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的更替。 近年来,随着美国和欧洲在全球经济危机和债务危机中的衰落,中国的崛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多年来,我国股票市场通过其增值功能,为国家经济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是未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场之一。 然而,近年来,中国股市持续低迷,且难以复苏。 “熊”一统天下,让市场信心大失。 甚至有人感叹中国股市就像“”。 面对这些批评,我们必须对中国股市走向何方保持清醒认识。

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分析

面对当前股市的暴跌,舆论持续对其根源进行争论。 但如果深入分析,就会发现很多观点很难成立。

国际经济环境低迷并不是中国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 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由于其银行、货币和资本市场体系相互关联,基于金融体系的强大传染性,受到了金融体系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 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中国并不在其中。 中国的银行、货币和资本市场体系具有很强的独立性。 国际金融形势的动荡不会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实质性影响。 因此,有人将股市下跌归咎于全球经济危机。 失去了偏见。

中国股市低迷的原因并不是缺乏资金。 一方面,中国财政盈余充裕。 2012年,实现财政收入11.7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12.8%。同期财政支出12.5万亿元,赤字8502亿元,赤字率1.6%(2012年GDP :52万亿元); 当欧美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普遍接近或超过100%时,即使中国中央政府债务7.8万亿元和地方政府债务约10万亿元相加,负债率35%仍远低于60%的警戒线。 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体系资金充足。 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上半年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 截至2013年5月,银行业总资产达139.6万亿元,一季度为139.6万亿元。 银行不良贷款率低于1%。 同时,中国政府资金充裕。 截至2012年底,仅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115家中央企业净资产就达11.7万亿元; 80个部委监管的5000多家企业净资产达1万亿元; 其他金融国有资本达到2万亿元。 因此,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资金短缺并不是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

将股市下跌的原因简单归咎于市场本身的技术周期是不科学的。 目前,欧美股市已走出经济危机后的低迷:道琼斯指数已攀升至15000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不断上涨,创多年新高,欧洲三大股市股指已恢复至危机前水平。 另一方面,中国股市近年来持续走低。 一直在2000点左右徘徊动荡,今年6月底大盘暴跌也创下历史新低。 因此,无论是横向与欧美比较,还是纵向比较我们自己,如果将原因简单归结为股市的技术周期,笔者认为纯粹是一种错误的心理暗示,既不科学,也没有帮助。解决目前中国股市面临的诸多问题。 。

综上所述,国际环境影响理论、资金匮乏理论和技术周期理论都只看到股市下跌的单一表面原因。 股市持续低迷的根本原因在于体制。 如果不对股市的监管进行系统的反思,中国股市永远不会有抬头的一天。

监管体系缺陷是股市症结

首先,股市监管部门不愿抄袭“外国”产品,却恋上“本土”人士。 “洋”情结是指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盲目照搬西方经验,无视国情。 以创业板发行制度为例,在规模未放开、供需不真实的情况下,监管部门盲目对个股进行市场化询价,复制境外“保荐+直投”的模式,导致严重的“三高”过度融资现象,腐败、低效、不公正等问题层出不穷。这样的发行制度使政策制定者无法清醒地认识我国股市持续低迷的内在制度原因,也引导企业家走上“重创富、轻创业”的错误道路,不仅伤害了市场,也伤害了一大批后来上市的企业,为中国资本的长远发展埋下巨大隐患。市场的“土”情结,意味着监管部门过于执着于行政审批的权力,不注重抓“坏人”的监管工作,而是热衷于通过行政审批为投资者“选美”。 。 监管部门不区分监督和审查。 审批用地耕好了,监管用地却浪费了,导致股市监管处罚力度不够,腐败低效蔓延。

其次,发行制度的行政垄断和伪市场化导致公平和效率双失。 目前,我国发行制度行政垄断程度较高,发行审核环节过多、程序冗长。 以创业板为例,数百家公司排队等待上市,但一次只有两三家上市。 截至2013年6月末,创业板上市公司仅有355家。 对于已在创业板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来说,首期融资为2310亿元。 “三高”、过度抬高现象普遍存在。 超额筹集的资金要么被闲置浪费,要么被用于购买房屋、土地等其他用途。 据统计,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为首批200家公司发行完成后,创造了642名亿万富翁和101个亿万富豪家族。 他们的“大蛋糕”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不合理的发行体系分配的。 这种“饥饿营销”方式人为扭曲了股票市场真实的供求关系,伪市场化现象严重。 不能有效解决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而且,市场目前暴露出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市场非常害怕IPO。 监管部门为投资者做出价值判断,但后续风险责任由投资者承担。 缺乏公平和效率,股市被视为“金钱陷阱”。 机器; 但另一方面,一旦少数公司真正开始IPO,股票的供给就会立即超过需求,持续恶性循环。 市场供需严重失衡的根本原因是现行不合理的供求和发行审核制度。

三是家族企业主导地位缺乏有效约束。 我国上市公司尤其是创业板公司一股独大的现象十分普遍。 家族企业将通过高额IPO溢价获得的财富转移到控股家族手中,是创业板长期发展的隐忧。 同时,一股股权结构导致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 董事会中的执行董事和非独立董事均由家族大股东控制和聘用。 因此,很难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 未来公司能否坚守创业、创业之本,主业发展难以保证。 同时,在当前我国股票市场全流通的背景下,由于家族企业限售股解禁缺乏有效限制,通过高抛低吸也会对二级市场造成巨大压力。以及低价买入资本运作,侵蚀股东财富,损害股东利益。 ,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四是监管部门工作作风存在问题,对股东缺乏有效保护。 长期以来,监管部门把自己视为教育者,却忽视了自身的教育。 他们从来没有将股东和投资者视为这个市场的面包和黄油。 相反,他们以优越的态度将股东视为监管对象甚至投机者。 无论中国股市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他们都不首先审视自身的问题,而是将问题归咎于投资者和市场。 当资本市场遇到困难时,既没有与股东、专家、各界市场参与者进行讨论,虚心听取各方意见,也没有及时反思现有制度的缺陷。 。 这种工作作风也是我国股市监管体系的问题。 一个重要的问题。

32个字可以扭转股市颓势

针对股票市场现状,要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从政策和制度建设入手,坚持“监督与审查分离、分散发行审核、保留否决权、程序审核”的原则。 、扎实保荐、联合券商、真实供需、打包发行”32字政策,对症下药,进行变革。

对于股票市场的监管部门来说,需要“监管与审查分离、发行与审查分散、保留否决权、审查程序”。 证监会必须打破“审批复合体”,集中监管市场众多参与者,实现职能转变,监管与审查分开。 由于每个投资者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投资偏好,只要公司符合规定、达到上市门槛、披露信息真实有效,期权就应该尽可能回归市场。并在公司上市决策机制上重新强化。 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按照国际惯例,将程序审查和真实性审查的权力下放给交易所。 证监会在此过程中只会对交易所进行管理,必要时保留一票否决权,沿着监管与审查分离的方向推进股市监管体制改革。

对于金融中介机构来说,要“做扎实的保荐机构、联营券商”。 目前的股票发行体系,似乎受到了各个层面的监控,包括律师、会计师、保荐人、发审委员会、发行部门等。然而,当IPO造假真正发生时,各方“四散”,根本没有踪迹。 在认定真正责任人时各方责任与权利的严重不一致,导致实践中无法做到奖惩分明,严惩不能毫不留情。 在现行机制下,我们应该看到保荐人、保荐代表人和证券公司是第一直接责任人。 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他们在盈利的同时,监管部门也应该对其负责。 通过责权统一,明确并保证我国股票市场的规范运行。

对保荐代表实行终身保荐制度。 一旦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应予以更严厉的处罚,从而对行业内其他相关从业人员形成有效震慑。 对于保荐机构和券商来说,一旦出现问题,至少应该受到警告、吊销执照。 轻则考虑减少承销商渠道,吊销保荐代表人资格,重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 如果最终退市,还应对受损的投资者承担经济赔偿。 今年万福生物财务造假案中,中国证监会对平安证券的重罚,在中国股市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证监会日前公布的2013年证券公司分类评级结果也显示,平安证券较2012年A级连续下调六级,评级为C类,这是券商评级体系建立以来最大的一次降级2007年实施,可见未来加大对保荐机构、券商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已成为必然趋势。

最终实现“真实供需,打包配送”。 针对当前股票市场发行伪市场询价现象严重,当务之急是改革发行审核制度,恢复市场真实供求,扩大供给。 证监会在发行频率不做大调整的基础上,打包发行,实现多家公司一次性上市,从而降低一级市场价格,为二级市场投资者留下获利空间,最终实现使用较少的资金。 目标是有效配置更多资源,让市场回归理性和健康。

结论

我们必须认识到,股市是中国梦的第一基石。 它是实体经济融资、扩大内需、国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基础。 当前中国股市低迷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管体系的缺失和不完善。 因此,只要能从制度层面对症下药,按照32字方针进行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扭转股市颓势,重建投资者信心。

(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饥饿营销”造成了严重的伪市场化,无法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监管部门把耕地审批,却忽视了土地监管,导致股市监管处罚力度不够,腐败低效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