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第二大保险市场。 目前,我国已有3亿人购买了长期人身保险,参保人数近6亿。 商业人身保险覆盖率达到42.7%,风险保障总额超过1000万亿元。
保险主要包括人寿保险、财产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截至2019年底,寿险占全行业53%,发挥主导作用,财险占全行业28%。 随着居民收入逐年增加,人们对财产安全的意识也逐渐增强,因此保险市场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广阔、潜力巨大。 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强劲,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为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未来,我国保险业将从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完善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丰富保险产品创新和营销渠道,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保险业协调发展。东、中、西部保险市场。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保险行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营销模式受到很大的挑战。 因此,推动保险业向信息时代转型,加快智能化建设,加强大数据下发现、维护、留住“线上”客户的能力,已成为保险公司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保险业已进入科技深度赋能行业发展的新阶段。 随着5G技术在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万物互联”带来的多维度、丰富的数据也将对未来的保险产品和服务产生巨大影响。商业模式。
“十三五”期间,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长13%左右,保险总资产年均增长12%左右。 行业保费收入年均增速是GDP增速的两倍。 目前,在我国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的背景下,中国人民对保险需求的快速增长,也为我国保险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过去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内在原因
一、监管框架不断完善,政策引导不断加强。 保险市场乱象整顿工作持续推进,保险机构经营治理和股东股权管理成效显着,政策开放步伐加快。 上述因素使我国保险业发展得到规范,乱象得到整治,行业整体形象也得到很大改善; 同时,通过强化商业保险市场化作用,保险机构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更加充分地发挥风险保障和损失补偿功能,巩固了保险业长期稳定发展。产业基石。
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增加和保险意识的增强,公众对保险产品的保障和投资功能的需求日益强烈,释放了大量的保险产品。商业保险尤其是商业健康险的市场需求。 尤其是2020年,COVID-19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显着提升了中国居民的健康保障意识,也带动了国内商业健康险的爆发式增长。
三、保险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资金提供者和参与者。 其投资范围广、投资收益稳定、基础资产安全,共同造就了保险资金在融资领域的独特优势。 长期以来,我国保险业坚持依法参与资本市场建设,成为机构投资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场提供了稳定、专业的资金来源,也推动保险机构经营水平和盈利能力快速发展。
发展机遇期
2021年,我国将正式开启“十四五”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既是适应新发展格局的必然选择,也是自身发展的战略机遇。 未来几年,我国保险业在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将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社会对健康的需求和养老将持续走强,我国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前景可期。
随着世界各国国民财富的增长,财富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而保险业是财富管理的重要手段。 专家预测,未来10至15年将是中国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同时,中国的保险市场也是一座“金矿”。
以上数据收集自互联网,仅供参考。 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