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进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 这次改革改变了过去单一盯住美元的局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影响。 本文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影响因素出发,分析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化。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一篮子货币 浮动汇率
2005年7月21日,我国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调整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不再单纯盯住美元,人民币兑美元将升值2%。 人民币汇率改革之所以备受关注,与经济全球化的深层次背景和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密不可分。 1979年至2004年的26年间,中国经济持续保持年均9.4%的增长速度。 到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5万亿美元,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1.548亿美元。 中国市场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市场、亚洲第一大进口市场。 截至2005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达7110亿美元。 我国外汇市场建设不断加强,各项金融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企业的承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强。 世界经济稳定,美元利率稳步上升。 这些因素促使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抓住有利时机,启动人民币汇率改革。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变动影响因素分析
1.1 国际收支状况
影响一国汇率最直接或具体的因素是该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这是决定汇率走势的长期因素。 一般来说,国际收支顺差时,本币汇率上升;反之,本币汇率上升。 反之,就会下跌。 从贸易平衡角度看,中长期贸易平衡状况对整个国际收支具有决定性意义。 从资本收支角度看,当大量资本流入一国时,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大于需求,汇率下跌; 反之,外汇供给超过需求,汇率上升。
1.2 相对通货膨胀率
货币的外部价值的基础是其内部价值。 如果一种货币的内部价值下降,其外部价值(汇率)也必然相应下降。 货币的内在价值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表示。 一般来说,相对通胀率持续较高的国家,其货币的国内价值持续较快下跌,其汇率也会下跌。
1.3 相对利率
一般来说,当一国利率水平上升——本国货币资金成本上升时——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的供应量相对减少; 同时,较高的利率——会吸收外资的流入——外汇市场上的外币供应量相对增加。 综合这两方面来看,利率上升将推动本币汇率上升。
1.4 国际储备
较大的国际储备表明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稳定货币汇率的能力较强。 因此,增加储备可以增强外汇市场对本币的信心,有助于本币汇率上涨。 相反,储备下降会导致本币汇率下降。
2 关于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思考
2.1 对单一钉住美元汇率制度的思考
我国过去实行的钉住汇率制度实质上是固定汇率制度。 单一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有其积极的一面。 比较成功地维护了人民币汇率水平的稳定,增强了外部经济对人民币汇率水平的信心,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但随着我国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全面融入金融全球化,其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国单一美元汇率制度和贸易投资结构不断多元化,不利于名义有效汇率稳定,进一步造成贸易顺差波动。 在我国强制结售汇制度和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特定交易模式下,贸易顺差影响央行外汇持有量的波动。 从表1可以看出,外汇占外汇比重从1994年到1997年一直在增加,1998年到2003年这一比例也呈上升趋势。在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安排下,外汇占资金比重的提高将阻碍汇率的灵活调整,对中国货币当局维护金融稳定、推进金融改革产生负面影响。
(二)盯住美元的单一汇率安排相当于将主要外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引入我国货币供应,不利于实现货币供应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2.2 关于参考篮子货币制度的思考
普遍认为,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能够更充分地体现我国对外贸易多元化的特点,并能避免因国际贸易大幅波动而导致人民币兑其他主要货币汇率变化的影响。美元与美元挂钩时的情况及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出口。 此外,在当前形势下,人民币参考一篮子货币更重要的好处是增加了汇率的灵活性。 人民币双边汇率随着主要国际货币之间汇率的变化而变化,人民币盯住美元进而扩大规模并不容易。 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不断加大。
我们应该警惕提及一篮子货币制度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其主要表现是:
(一)升值预期强化带来的资本大规模流入。 升值幅度的降低不仅增强了那些曾经相信人民币会升值的人的预期,也让保持货币汇率稳定的承诺变得不那么可信,挫伤了那些相信货币将继续保持稳定的人的预期。 ,而这群人很快就会加入期待货币升值的行列。 其结果是外币与货币之间的大量兑换。
(2)短期操作可能面临投机影响。 参考一篮子货币调整货币汇率与将最大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有时是不相容的。 浮动幅度有时无法消化一篮子货币的价值变化。 因此,一旦美元、欧元、日元之间的汇率发生大幅变化,市场完全有可能预期该货币汇率的收盘价,即使在浮动区间结束时,也不会出现大幅波动。足以反映一篮子货币价值的变化,未来货币当局可能会“参考一篮子货币”调整中间价。 这种情况下,对货币造成短期投机影响的可能性很大。
(3)中国无法获得最优货币区的好处。 美国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 美国的实力以及在国际交易中使用美元的长期惯性意味着美元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货币,钉住美元已成为相当普遍的汇率世界范围内的费率安排。 在外围经济体货币大多与美元挂钩的情况下,如果人民币长期参考一篮子货币,将很难获得最优货币区的好处。 理论上,如果所有经济体都盯住同一篮子货币,也可以形成某种最优货币区。 但它要求每个经济体的篮子货币权重和汇率控制方式完全相同。 这显然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