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货币与金融
【本部分考情概述】
本部分内容共 5 章,考核分值在 23 分左右,本部分主要涉及 5 个方面的内容:货币供求与货币的均衡、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本部分的考试特点是属于章节少,分值高,主要考察以往年份题目的变形,是性价比很高的一部分。
第 18 章 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
1.货币供给与货币供应量【考评:近五年考察 5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考核题型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划分不同货币层次的依据(即资产的流动性),这个考点在考试中反复出题。②狭义的货币供应量 M1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的公式。③流通中货币 M0(即现金)的持有者。
(2)记忆提示:记忆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广义货币供应量 M2 的公式时应把握其关系,考试中出现过区分 M2 和 M1的这种考核方式。应注意 M2 比 M1多三部分: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经典真题示例-2020 年】中国人民银行将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为不同层次,其中单位定期存款属于()
A.0
B.1
C.3
D.2
【参考答案】D
【解析】2=1+单位定期存款+个人存款+其他存款(财政存款除外)。
第 19 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1.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考频:近五年考察6次】
【考点点评】
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单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人民币发行权的机构(中国人民银行),这个考点考核过两次单选题。②中央银行对商业银农行的业务(集中存款准备金、最后贷款人、清算业务),这个考点考核过两次多选题。③中央银行对政府提供的业务中的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这个考点考核过单选题。考试时容易把对银行业务和对政府业务混合在一起出题,这是出题人惯用的干扰项设置方式,要求考生进行准确记忆不要把两个不同业务的内容混淆。
【经典真题示例-2020 年】下列中央银行主要业务中,属于对政府的业务的是( )
A.集中存款准备金
B.货币发行业务
C.充当最后贷款人
D.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
【参考答案】D
【解析】中央银行对政府的业务包括代理国库;代理国家债券发行;国家给予信贷支持;保管外汇和黄金储备;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
第 20 章 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
1.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考评:近五年考察 6 次】
【考点点评】
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以多选题为主。主要考核内容: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具体业务(结算业务、信托业务、租赁业务、代理业务、咨询业务)。②负债业务中借款业务的具体业务(再贴现、向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发行金融债券、吸收存款)。③资产业务的具体业务(票据贴现、贷款业务、投资业务)。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分为三大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考试时候资产业务的具体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具体业务这两个小考点考频较高。考生须注意要把握好三大业务和其具体的业务之间的主次关系,不要混淆,考试时候会混在一起设置干扰选项,具体举例见下面例题。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关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商业银行不能办理财产信托业务
B. 商业银行可以自主发行和兑付国债,无需财政部门委托
C. 票据贴现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D. 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时无需投入自有资金
E. 购买有价证券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参考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商业银行不使用自己的资金而为客户办理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从中收取手续费的业务,是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而提供的金融服务。也称为无风险业务。
包括结算业务(包括现金结算和转账结算,银行提供的主要是指转账结算);信托业务(资金+财产);租赁业务(经营+融资);代理业务;咨询业务。票据贴现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办理财产信托业务,A 项错误。商业银行不可自主发行和兑付国债,需要财政部门委托,B 项错误。票据贴现不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属于资产业务,C 项正确。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时无需投入自有资金,D 项正确。购买有价证券属于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E 项错误。此题正确答案为 CD。
第 21 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1.金融危机的类型【考评:近五年考察 4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主要考核内容:①发生债务危机国家具有的特征(出口萎缩、债务条件不利、缺乏管理经验)。②爆发危机国家的共同特点(即实行钉住汇率制度)。
2)记忆提示:流动性危机(分为国内流动性危机和国际流动性危机)和综合性危机(分为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和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属于潜在考点,需引起重视。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从国际金融市场上曾发生过的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来看,爆发危机国家的共同特点是( )。
A. 财政赤字货币化
B. 实行钉住汇率制度
C. 本国货币已成为国际货币
D. 资本账户已实现完全可兑换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金融危机。在实行固定汇率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钉住率安排的国家容易出现货币危机。所以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并不是亚洲金融危机的诱因,不选择 A 项。财政赤字货币化
又称政府债务货币化,意指以增发国债为核心的积极财政政策导致经济体系中货币供量的增加。财政赤字货币化下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融资,其结果导致货币供给量的增加。C、D 项错误,过于绝对。本国货币已成为国际货币、资本账户已实现完全可兑换两项内容,课本中并没有提及,是干扰项,所以不选。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选项。
第 22 章 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1.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考频:近五年考察 4 次】
【考点点评】
(1)本考点单选题、多选题考核均有涉及。主要考核内容:①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运行特征(国际收支的调节、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②国际货币体系变迁中出现过的国际货币体系有哪些(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③世界上最先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本位制)。
(2)记忆提示:本考点下金本位制的内容和牙买加体系的运行特征均是潜在考点,对牙买加体系运行特征的理解要从一个“多”字出发(多元化的国际储备体系、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浮动汇率体系、国际收支的调节)。
【经典真题示例-2019 年】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B.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
C.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D.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E. 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一国国际收支短期失衡要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货币体系的变迁。
(1)1945-1973 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2)主要运行特征如下:
①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美元按照每盎司黄金 35 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②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实行的是人为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③国际收支的调节:短期失衡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信贷资金解决;长期失衡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一种国际金汇兑本位制,A 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的是人为的固定汇率制度,B 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C 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D 项正确。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一国国际收支长期失衡要通过调整汇率平价来解决,E 项错误。故此题正确答案为 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