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industryup_author_text in /www/wwwroot/www.qsots.com/wp-content/themes/industryup/inc/ansar/enqueue.php on line 159
XM

绵阳锂电项目正式投产 长虹能源加速跑

10月28日,由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能源”)投资的绵阳锂电项目正式投产,这也是中国西部最大“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

绵阳锂电项目正式投产,增强了长虹能源“碱电+锂电”双核心业务体系,同时,借助北交所的“春风”,也将开启长虹能源实现由专精特新“小巨人”到“隐形冠军”的飞跃。

长虹能源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_长虹能源绵阳锂电项目投产_长虹能源

从“优势碱电“到“锂电黑马”

长虹能源是长虹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承载之一,绵阳锂电项目的正式投产对长虹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长虹控股董事长赵勇在投产仪式上表示,新能源产业是长虹控股公司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控股公司将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加大投资与布局,培育更具竞争力优势的产业力,以实现控股公司高质量发展。

据长虹能源官网显示,长虹能源成立于2006年,是集一次碱锰电池、二次锂离子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中碱锰电池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业务,在与国内其他知名厂商长期竞争的过程中,已形成了错位的发展格局,与众多国际高端品牌客户形成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

近年来,长虹能源在稳定的碱锰电池制造格局的基础上,持续深耕锂电细分市场。2018年4月,长虹能源完成对动力锂电池企业江苏三杰的股权并购,进一步完善了新能源产品线布局。2020年4月18日,长虹能源投资19.58亿元的绵阳锂电项目正式破土动工,加快锂电产能的提升。

长虹能源绵阳锂电项目投产_长虹能源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_长虹能源

据长虹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绵阳锂电项目投产后,长虹能源锂电池生产线将由4条提升为8条,日产量由70万增加到150-170万只,年产能突破5亿只,产品广泛运用于电动工具、吸尘器、园林工具等高倍率细分市场,实现高倍率圆柱电池产能国内第一。同时,该负责人透露,公司后续规划投入8条锂电池PACK 组装线,向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未来5年产能规划日产超300万只高倍率圆柱电池,努力做到全球第一,成为全球高倍率锂电池领头羊。

有关分析认为,收购江苏三杰以及绵阳锂电项目投产后,不仅增强了长虹能源“碱电+锂电”双核心业务体系,也实现了从“优势碱电”到“锂电黑马”的跨越式发展。

在资本市场,投资者对公司的产能扩张也给予了积极的回应。赴精选层挂牌后的短短9个多月,长虹能源股价大涨超400%,市值逼近100亿元。

从“小巨人”到“隐形冠军”

9月2日晚间,证监会宣布,将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这也让长虹能源等66家新三板精选层公司瞬间成为焦点。

对此,长虹能源环保BG负责人兼长虹能源董事长莫文伟表示,希望进一步借助北交所的“春风”,让长虹能源实现由专精特新“小巨人”到“隐形冠军”的飞跃。

提起隐形冠军,对于已度过甲子之年的“科技长虹”来讲,并不陌生。近年来,随着长虹的战略布局与推进实施,在冰箱前端核心部件、物联网模块、高速连接器、数据存储等领域,已经涌现出多支“隐形冠军”,引领并推动着整个行业的发展。

长虹能源自成立以来,可谓是小步快跑,无论是在业绩稳定增长,还是在产业协同布局等方面,都已具备了向“隐形冠军”冲击的实力与潜质。

据长虹能源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2016至2020年,长虹能源的营收分别为5.93亿元、8.14亿元、10.71亿元、14.17亿元和19.52亿元,增速均在30%以上;净利润稳健增长,分别为4208.8万元、5403.3万元、6187.3万元、1.05亿元、1.62亿元。而据长虹能源公布的2021年半年报,上半年净利润超1.2亿元,同比增幅逾九成。

据行业数据显示,长虹能源的碱锰电池产销规模位居全球前6位、中国前3位,碱锰电池业务连续多年高速增长。长虹能源拥有数十条碱性电池自动化生产线,产能及技术实力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同时,在锂电多项细分领域,长虹能源也掌握着众多前沿技术,旗下长虹三杰现有高倍率电芯产品基本覆盖市场所有型号门类;高倍率产品在倍率性、安全性、一致性、循环寿命、温升等关键性能指标上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重点型号均实现领先对手一步,电芯产品在面市当期实现了“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目前,长虹三杰已成长为国内高倍率锂电应用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成为替代外资品牌锂电池的主要供应商,已成功进入国际一线吸尘器品牌SHARK、飞利浦的供应链,并顺利通过国际一线电动工具品牌百得的审厂,预计将较快进入国际一线电动工具品牌TTI、博世的供应链。

长虹三杰总经理杨清欣表示:”未来,长虹三杰将整合内外资源,建成全球领先水平的锂电制造工业项目,加速成为细分领域的世界隐形冠军。“

从“战列舰”到“联合舰队”

如果以前我们把长虹能源比喻为一艘实力强劲的“战列舰”,那么,近年来,随着长虹能源在技术、智造、产品、客户等方面的不断深耕,其打造的“研发体系+多品类+多基地”的“联合舰队”已经出海。

“技术,是长虹能源发展的源动力。”据长虹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特别重视“整合创新”与“原始创新”。目前,公司已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在前沿技术方面,母公司新能源材料灯塔实验室负责先进能源技术及关键材料的基础应用研究,在应用技术方面,长虹能源拥有行业一流的碱性电池竞争力实验室、锂电研究院等,同时,公司与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高校形成产、学、研、用合作,通过团队协作,多元化的学科背景,确保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顺利运行。

长虹能源_长虹能源绵阳锂电项目投产_长虹能源高倍率圆柱锂电池生产基地

据了解,目前长虹能源已累计取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百余项。6月30日,长虹新能源材料灯塔实验室在高性能硅基负极材料的研发取得重要突破,小试放大实验显示产品各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此外,在高性能钛酸锂负极材料制备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这些研究成果将赋能长虹能源实现产业化。

以“技术为王,产品领先”为经营思路的长虹能源也被多家券商所看好。国信证券认为,长虹能源多年深耕高倍率锂电,整体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居行业前列,部分核心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切入业务后迅速引入进口产线扩产,积极突破下游龙头客户,把握电动工具等主攻领域锂电化历史机遇。公司长期扎根碱性电池领域,已具备制造国际领先水平高效生产线的能力,智能工厂项目将打破产能瓶颈实现产量翻番,更好服务全球知名品牌客户。

近年来,长虹能源凭借深厚的研发能力和稳定的产品质量,陆续赢得了日本、欧美等国家和地区高端品牌商的青睐。据了解,目前长虹能源已与世界500强亚马逊公司(Amazon)、宝时得、德国 LIDI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且与大客户关系稳定,合作时长最短为 5 年。国际知名企业供应商筛选过程复杂、漫长,这种合作关系一旦建立就较稳固,轻易不会更换。良好的客户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他竞争对手的介入,这有助于公司实现持续发展并保持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对能源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能源产业也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各细分领域的龙头也正在形成。长虹能源总经理郭龙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以“精工智造、科技创新,造福人类”为使命,按照做大、做强、做新的中长期目标去奋斗,成为世界一流的新能源企业。

信也科技2024年实现营收130.7亿元 同比增长4.1%

本报讯 (记者李冰)北京时间3月18日,美股上市金融科技集团信也科技发布2024年四季度及全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财报显示,2024年,在科技创新与全球化战略驱动下,该公司国内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海外市场实现高速扩张,业务多元化布局取得重要进展。此外,2024年,信也科技加码AI研发投入,推动人工智能与业务流程深度融合,实现全链路智能化升级。

具体来看,2024年,信也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4.1%;净利润23.9亿元。经营指标方面,年度促成交易额达2062亿元,同比增长6.1%;在贷余额为715亿元,同比增长6.1%。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国内累计借款人超2680万,全年交易额1961亿元,同比增长5.2%。

作为公司战略重点之一的小微业务,全年为超过82.6万家小微用户和个体工商户提供580亿元信贷科技服务,交易额同比增长23%,占集团国内业务比重近三成。

国际业务方面,截至2024年底,该公司国际业务累计为700万用户提供信贷科技服务,年度交易额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27.8%。四季度,国际业务营收在集团营收中的占比已达到21.4%。此外,2024年,公司在多国获取重要金融牌照,合规经营取得重要进展,并在印尼、菲律宾等海外市场继续扩充金融机构合作伙伴圈,进一步夯实本地业务发展基础。

信也科技首席执行官李铁铮表示:“2024年,信也科技深化公司战略实施,在推动中国市场稳步增长的同时,加速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这些成果使我们对2025年充满信心,我们将不断强化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国内外用户提供普惠、高质量的金融科技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升级。”

(编辑 张伟)

电池产销能力全球领先 长虹新能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11月14日至16日,被誉为“中国科技第一展”的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在深圳开展。长虹控股集团旗下长虹新能源公司携全系列碱锰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产品,惊艳亮相。

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_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_长虹能源

高交会长虹新能源展位

“没想到这么一节小小电池,居然有这么多门道。”在展览现场,长虹的产品引起观展市民惊叹,也吸引到几十家采购商主动建立联系。

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_长虹能源_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

高交会长虹新能源展位

从科博会到高交会,众多科技类展会,都留下了长虹新能源的足迹。而作为一家集全系列碱锰电池、锂离子电池、物联网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长虹新能源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2022年,长虹新能源高性能、绿色环保电池技术创新工程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24 年,高性能碱锰电池及高速智能生产线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如今,长虹新能源已具备年产35亿只(组)碱锰电池、5亿只各型号锂离子电池及1 亿只以上小型聚合物电池的产销能力,其中碱锰电池产量位列全球前4位、国内前2位。长虹系列电池产品,正赋“能”千家万户。

产品亮眼

具备多项独特技术

有的产品零下40度仍可使用

走进长虹控股集团企业展示馆新能源展示区域,可以看到多种来自长虹新能源公司的电池产品。这些广泛运用于电子产品、医疗器械、智能家居等产品上的电池,每一种都有其独特“属性”。

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_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_长虹能源

长虹新能源智造工厂

“比如我们的聚合物锂离子高温电池、低温电池和高低温兼顾电池。最低可以实现-40℃超低温放电,最高可以工作到80℃高温放电,同时高低温放电兼备低温高倍率放电能力。还有异型电池产品,30mAh到10Ah的小微型到中型聚合物电池,都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柔性定制化设计生产。”长虹新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别是专为最苛刻的专业电动工具等应用场景设计,最高可满足10摄氏度至15摄氏度的超高倍率放电,充电倍率最高可达2C以上。“通过智能生产线生产的电池,因为全工序信息化高精度控制,保证了电池的高一致性和高安全性。

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_长虹能源_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

长虹新能源杰创锂电智造工厂

除了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外,长虹新能源公司的高性能环保碱锰电池,也具备高性能、高电量、高安全、长寿命的特点。

长虹能源_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_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

产品的亮眼,离不开技术研发和不断创新。在技术研发方面,长虹新能源坚持“铸造核心竞争力”的研发观,长虹新能源打造竞争力实验室,与国际先进企业实现技术并行。

以全新高性能环保碱锰电池的技术为例。该系列碱锰电池采用双刻线封口防漏结构技术、高密度正极技术和K处理钢壳技术,电量提升30%以上,可以满足国内外客户高功率、大容量、深度放电、长贮存、绿色环保等要求。

长虹能源_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_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

值得一提的是,长虹新能源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10年有效期碱锰电池关键技术、超高性能碱锰电池关键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达到国际领先。

产线强劲

自研产线每分钟生产750只电池

“5G+工业互联网”提升效率10%

11月19日,在长虹新能源生产车间,一条条产线正在快速运转,一节节电池随着生产线自动“漂流”。目前,长虹新能源电池从正极成型到电池封口下线,均实现了智能化生产

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_长虹能源_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

据介绍,为突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封锁,长虹新能源对引进生产线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从做单机设备升级改造到自主开发单台核心设备,再到自主研制整机生产线。

十年磨一剑,2021年,长虹新能源成功研发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高速智能生产线,每分钟生产750只电池,较2013年引进的先进生产线,生产速度提升25%。

“该生产线不仅实现了高端制造设备的国产化替代,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也更高,从外观、结构、效率、自动化、精密程度等方面均可与全球一流碱电生产线媲美。”长虹新能源相关负责人介绍。

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_长虹能源_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

此外,长虹新能源还在部件、电芯、包装三个工厂5万平方米部署了一套5G(SA)+MEC 无线接入专网。构建了包括5G+MES 数采、5G+AI视觉检测、5G+AGV自动运输、数字孪生等多个数字化应用场景。通过大数据平台,实时采集生产质量数据、监控生产设备状态,实现了全生产线 工艺设备的智能化协同控制,进而实现对电池制造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特别是基于5G边云协同的全流程工艺质量管理模式的建立,让电池批次一致性、稳定性更佳,产品电性能均匀性提升6%, 产线生产效率提升10%,人效提升25%,制程废损下降30%到50%, 制程能力指数提升50%到70%,关键质控达100%覆盖。

长虹新能源 锂离子电池 高交会_长虹能源_长虹新能源 高交会 碱锰电池

据悉,下一步,长虹新能源还将充分释放“5G+工业互联网”叠加倍增效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ATA公司(ATAI.US)3月27日收盘报1.37美元/股,涨9.6%

截至2023年3月27日(美国东部时间)收盘,ATA公司(ATAI.US)报收于1.37美元/股,上涨9.6%,成交量126.87万股。

机构评级方面,共有14家机构参与评级,给予买入建议的机构占多数,预测目标价均值为12.47美元/股,最高预测目标价为21.0美元/股,最低预测目标价为5.1美元/股。

公司简介:ATAI Life Sciences NV 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旨在改变精神疾病的治疗方式。 其候选产品包括 COMP360/Psilocybin疗法、PCN-101/R-氯胺酮、RL-007/Compound、DMX-1002/Ibogaine、GRX-917/Deuterated etifoxine、VLS-01/DMT、EMP-01/MDMA 衍生物、RLS -01/Salvinorin A、KUR-101/Deuterated Mitragynine 和 DMX-1001/Noribogaine。该公司在美国和德国两个地区开展业务。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与本站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华邦健康上半年净利润增长24% 山外山增长20%

颖泰生物_颖泰生物2025半年报_华邦健康2025半年报

三家重庆A股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

8月20日,华邦健康(002004)发布2025年半年报,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45亿元,同比增长0.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归母)净利润3.88亿元,同比增长23.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扣非后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17.62%;基本每股收益0.1969元。

2025年中期分红为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预计合计派发现金股利约3.95亿元(含税)。

上半年,华邦健康医药板块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治疗领域持续扩展,通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积极应对集采政策,升级生产基地提升产能,布局零售市场,还向皮肤消费领域延伸,打造医学级泛皮肤产品。

医疗方面,已构建涵盖基本医学、康复医学、健康及长寿医学的医疗加健康生态。

报告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37亿元,同比增长46.10%。

农化板块,旗下颖泰生物(920819.BJ )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29.66亿元,同比增长3.04%;归母净利润1529.09万元,同比扭亏为盈;扣非归母净利润99.29万元,同比亦扭亏为盈;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新材料板块,旗下凯盛新材(301069.SZ)上半年营业收入约5.33亿元,同比增加7.66%;归母净利润约8848万元,同比增加63.8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88.61万元,同比增长32.78%,基本每股收益为0.2104元。

旅游板块,旗下丽江股份(002033.SZ)上半年营业收入约3.78亿元,同比减少1.85%;归母净利润约9450.22万元,同比减少15.86%;基本每股收益为‌0.172元‌。

科创板首家渝企山外山(688410)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28.72%;实现归母净利润5503.86万元,同比增长20.2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071.84万元,增32.71%,基本每股收益0.1713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845.00万元,同比增长149.50%。

今年1-6月研发投入3650.96万元,同比增长37.12%。

山外山持续聚焦血液净化设备与耗材。报告期内,公司境内市场实现营业收入2.70亿元,同比增长25.15%。2025年上半年连续性血液净化设备(CRRT)设备和血液透析机设备中标品牌中,山外山占比分别达20.42%和15.29%,同比均有显著提升。

公司血液净化耗材实现营业收入8534.32万元,同比增长46.17%;其中自产耗材实现营业收入6532.57万元,增幅91.90%。

报告期内,境外市场实现营收8682.14万元,同比增长41.30%,尤其在北美洲、非洲等新兴市场的国家和地区销售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

央企国家电网旗下涪陵电力(600452)发布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4.16亿元,同比下降3.86%;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下降14.95%;扣非后净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15.7%,基本每股收益0.11元。

中期利润分配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5元(含税),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约5377.90万元,现金分红比例为32.24%。

报告期内,公司电网业务发展稳定,售电量稳步增长,营收占比有所提升;配电网节能业务从2016-2021年完成资产收购后,业务达到峰值,现在随着部分前期收购的项目运营期满退出,新建项目增速同比放缓,收入规模略有下滑,但其整体利润保持稳定,仍是公司利润贡献的主要来源。

上游新闻记者 刘勇 实习生 丁文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