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1) 223696
+ (051) 2279421
客服
7×24小时


Warning: Undefined variable $industryup_author_text in /www/wwwroot/www.qsots.com/wp-content/themes/industryup/inc/ansar/enqueue.php on line 159
XM

紧跟国家战略闯出新天地 创远仪器以“标尺”撬动5G市场

编者按: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的准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北交所将打造成为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根据安排,现有新三板精选层公司将整体成为北交所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大多具有“专精特新”特质,资质相对较好,极具增长潜力。即日起,本报推出这些优质企业的调研报道,以飨北交所上市公司的未来投资人。

创远仪器_创远仪器 北交所精选层公司 专精特新企业

16年前,创远仪器创始人冯跃军从火爆的电子贸易行业转型到高技术门槛的无线通信测试仪器研发领域,并坚定地跟随国家战略,切入到3G时代TD-SCDMA测试仪器领域。不菲的研发投入令转型压力巨大。没想到,创远仪器就此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进入了中国主流通信技术发展赛道,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有望在已经商用的5G时代大干一场。

坚定跟随国家战略

创远仪器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注于自主研发高端射频通信测试仪器和提供整体测试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3G时代起,创远仪器就参与到我国自主移动通信产业链中,并于2007年推出中国首款支持自主3G标准TD-SCDMA的测试仪器。2015年,公司完成从3G到4G的跨越,推出了自主研发的4G标准TD-LTE测试仪器,借此在2017年与中国移动等产业链企业一起登上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领奖台。2019年,创远仪器的5G产品和技术又有了新突破——中标中国移动首次5G网络维护仪表招标项目。

创业之初,创远仪器董事长冯跃军主要从事进口无线通信检测仪表的销售。当时,这是一个非常火爆的生意。回顾为何转型做自主研发产品,冯跃军透露,2005年,大唐电信牵头研发中国自主的3G网络标准TD-SCDMA,需要寻找共同开发的检测设备供应商,但是跨国企业报出一个令大唐电信无法承受的天价,最后创远仪器接过了这个“绣球”。可惜的是,TD-SCDMA商业化并不成功。“我们研发时就知道,但是我们做了分析以后,还是选择了跟随国家战略。”

TD-SCDMA虽然商业化没有成功,却培育了一批产业链企业,为中国在4G时代赶超国际通信产业奠定了基础。创远仪器顺理成章地承接了TD-LTE无线通信测试仪器产业化任务,并助力中国通信业实现了“3G突破 4G同步”的梦想。

在跟随国家战略发展的过程中,创远仪器承担了重要角色。公司从2009年开始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3专项,陆续牵头承担了8项任务。

在16年自主创新的“马拉松”期间,创远仪器投入了巨大资源。统计显示,自创立以来,创远仪器研发强度绝大多数年份都保持在30%以上。过去三年累计研发投入将近3亿元,占营收比重超过40%。

创新就意味着巨大的不确定和风险。为了满足研发资金需求,冯跃军一度卖房筹资,扶持创远仪器渡过难关。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挂牌,2020年顺利晋升首批精选层公司。得益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公司先后在新三板融资三次,共募资3.57亿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资金后盾。

目前,创远仪器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无线通信测试仪器产品系列,包括矢量信号发生器、矢量信号分析仪、矢量网络分析仪、信道模拟器和5G扫频仪与发射机等。在应用领域上,公司测试仪器开始从移动通信向外拓展到北斗导航及频谱监测、智能制造测试等领域,形成“1+3”的战略布局。

5G时代大干一场

精选层已经运行一周年。为了让投资者更好地了解精选层,全国股转公司在网上征集投资者,深入企业与创始人面对面交流,以认识“我们的挂牌企业”。最近,联合调研小组来到创远仪器,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与业绩增长潜力来自哪里?

据介绍,通信传输由基带单元和射频单元组成。基带信号频率较低,不利于远距离传输,而且低频资源紧张,需要发展高频频段。另外,必须调到指定频段,否则会干扰别人,于是射频单元登场。5G时代,由于低频频段基本被占用,高频信号的处理能力至关重要。此外,基带的通信协议兼容能力也非常重要。

无线通信测试仪器被誉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尺”,它的地位举足轻重。创远仪器的主要竞争对手有中国中电科思仪、美国是德科技、德国罗德与施瓦茨以及日本安利等。

冯跃军介绍,公司关键核心技术主要有四:一是超高速基带信号处理平台技术,目前满足毫米波商用的500MHz信号带宽正在产业化,同时正在研发的是2GHz信号带宽,且实现了支持64QAM/16QAM调制的5G大规模天线技术的多通道MIMO高速处理平台等;二是射频微波电路设计及制造,公司覆盖5G NR Sub6G频段,确保频率全球可用;三是掌握3G、4G和5G等多制式无线通信协议,精通相关算法;四是5G毫米波通信测试技术。毫米波是5G时代关键技术,兼具极高带宽与高频特色,有巨大吸引力。公司与东南大学在该领域合作研发了15年。这些核心竞争力,让创远仪器的无线通信检测仪器适应5G时代需要的高速、高频等特点。

创远仪器披露,作为牵头单位,公司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3专项)课题“5G大规模天线信道模拟器研发与验证”和“毫米波5G分析仪开发”最近收到了工信部下发的项目综合绩效评价结论书,上述2个项目通过了综合绩效评价。

5G毫米波市场前景广阔。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发布的《5G 毫米波技术白皮书》显示,预计到2034年5G毫米波频段给中国市场带来的经济收益将达到约1040亿美元。

有参与调研的投资者问,5G毫米波牌照何时下发?“2022年冬奥会可能将用上5G毫米波技术,创远仪器已经为5G毫米波商用做好了准备。”冯跃军介绍,“毫米波技术门槛高,创远仪器投入很大,在千万元级别。毫米波测试设备昂贵,一套OTA移动测试系统需要40万元,而传统的一台8 GHz网络分析仪价格只要8万元。”

智能汽车市场最近两年正在崛起,投资者非常关心公司在该领域的布局。冯跃军称,自动驾驶依托5G、高精度导航和毫米波技术,公司关注汽车通信,一旦自动驾驶市场发展起来,对创远仪器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机会。

面向未来,创远仪器还布局了半导体测试仪表技术,并参与研发了6G通信测试技术。

科达自控7月1日获融资买入1430.34万元,融资余额3955.61万元

7月1日,科达自控涨3.37%,成交额2.57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科达自控获融资买入额1430.34万元,融资偿还0.00元,融资净买入1430.34万元。截至7月1日,科达自控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955.61万元。

融资方面,科达自控当日融资买入1430.34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955.61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59%,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融券方面,科达自控7月1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元;融券余量0.00股,融券余额0.00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资料显示,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学府园区长治路227号高新国际B座,成立日期2000年11月20日,上市日期2021年11月1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体系,服务于智慧矿山、智慧市政、物联网+服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山数据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59.81%,充电桩(站)业务22.42%,自动控制相关产品12.64%,365在现(线)技术服务5.00%,市政设备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0.13%,其他(补充)0.00%。

截至3月31日,科达自控股东户数9876.00,较上期增加12.01%;人均流通股6296股,较上期减少10.72%。2025年1月-3月,科达自控实现营业收入6740.83万元,同比增长0.97%;归母净利润-613.83万元,同比减少195.73%。

分红方面,科达自控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164.26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072.56万元。

科达自控融资余额分析_科达自控_科达自控融资买入额

猎豹移动(CMCM.US):净现金+双轮驱动,AI机器人赛道的转型黑马

猎豹移动(CMCM.US)这家公司,在经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辉煌后,如今正凭借AI提效工具与服务机器人双轮驱动,寻求在AI与机器人交叉领域的突破。 尽管在美股市场,其价值尚未被充分认知,但公司在AI和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以及扎实的业绩增长,使其成为值得关注的价值洼地。

双重增长引擎:传统业务与AI新引擎协同

猎豹移动的转型之路始于2016年,当时公司果断All in AI。 2024年,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1%,达到8.07亿元。 其中,以金山毒霸、极光PDF等工具产品为核心的传统业务贡献了60%的收入,并已实现用户付费模式转型,全年贡献超6000万元经营利润。 2025年一季度,传统业务继续发力,收入同比大增46%,经营利润率提升至16%,单季度盈利近2500万元,成为新业务的造血引擎。

在AI及其他业务方面,猎豹移动聚焦实效,避开同质化竞争,并通过2C2B双线突破,增强转型韧性。 2C端,2025年推出的DeepVo作为AI提效工具,凭借多语言转写、智能摘要等功能提升用户粘性。 2B端,猎豹今年已推出新一代的机器人交互操作系统AgentOS,巩固了猎户星空在语音机器人领域的领先优势。 2025年一季度,AI及其他业务营收达9860万元,同比增22.9%、环比增29.8%。此外,财务健康度也为其加分,截至2025年3月,公司持有2.3亿美元净现金,为业务扩张提供了安全垫。

AI应用与机器人的协同进化

猎豹移动的转型逻辑清晰且具备竞争力。 2016年All in AI并非盲目冒进,而是提前积累场景数据与技术基础。 随着大模型开源趋势明朗,其业务逻辑已逐步走通。 猎豹的优势在于,自2016年起,其6万台服务机器人已落地全球60国。 猎豹无需再从零训练模型,而是依托自有场景中积累的大量真实交互数据,不断优化产品体验,形成“数据—体验—更多数据”的飞轮效应。 猎豹移动收购轻量型机械臂企业UFACTORY(“众为”)进一步深化了公司“技术整合+场景深耕+渠道协同”的组合拳优势。 众为的轻型机械臂精准填补了轮式机器人的操作短板,让原本侧重市内自动驾驶与语音功能的机器人具备了抓取等能力。 这种“轮式+机械臂”方案能平衡性能与成本,解决多场景下的实际痛点,构建起猎豹独有的核心竞争优势。

在AI应用领域,猎豹选择重回擅长的工具赛道,推出DeepVo,并借助全球化能力打开海外办公市场。 猎豹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工具产品基因+全球化布局+场景数据积累”的三重壁垒,这在AI与机器人业务中尤为突出。 机器人业务的增长分为两大主线:内生增长靠语音机器人,外延增长方面,近期例子就是收购众为补全轻量型机械臂技术,拓展场景应用。 双轮驱动下,不仅让机器人业务的增长更具韧性,也为猎豹构建了可预期的长期收入增长路径。

猎豹移动在AI与机器人热潮中避开泡沫,聚焦价值落地。 公司具备“安全垫+成长空间”的双重吸引力:2.3亿美元净现金已覆盖市值,传统工具业务已实现盈利增长,AI与机器人业务正加速放量。 9月11日即将发布的季报,有望进一步夯实这逻辑。 你认为猎豹移动在AI机器人赛道的未来,是否会给市场带来更多惊喜?

猎豹移动服务机器人业务_猎豹移动AI提效工具_猎豹移动

精选层扫描|“踩点”启动两轮增持,创远仪器业绩波动加大

2016年,是创远仪器业绩低潮期;当年该公司解释,由于无线通信测试仪器和通用射频测试仪器市场竞争加剧、需求减少,而当年度推出的一系列新产品还处于市场推广初期,北斗/GPS导航测试系统处于调整阶段,导致销售收入未能实现增长,净利润出现下降。

回顾起来,2016年至2018年,也是创远仪器的毛利率持续走低的时期。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至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毛利率分别是43.67%、35.35%、35.11%、34.52%、46.03%、42.68%、46.15%。

创远仪器_创远仪器业绩低潮期_创远仪器毛利率持续走低

创远仪器近年来毛利率情况。

对此,创远仪器表示,2019年,公司的经营业绩同比有所提升,但若未来出现下游市场需求萎缩、行业竞争加剧、重要客户流失或经营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公司可能将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同时,2019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大幅上升,主要原因系公司自研测试仪器及解决方案收入占比有所提升,“公司产品的毛利率受市场竞争和需求、产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及人工成本等因素影响,未来仍存在主营业务毛利率波动的风险。”

2015年以来,创远仪器在新三板进行了4轮发股融资动作,其中分别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分别完成1740.87万元、7020万元的募资计划。2017年5月该公司再次拟发行股份融资1035.45万元,但终因证券市场变化等原因而终止。2020年7月,创远仪器进行精选层发股1200万股,发行价格22.31元/股,合计募资26772万元,资金主要用于5G测试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毫米波测试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5月13日,申报精选层挂牌的创远仪器开始停牌,停牌前股价报收24.2元/股。同年7月27日,创远仪器登陆精选层时的发行价22.31元/股,当日,该股一度跌破发行价。

或许鉴于此,创远仪器于2020年7月27日发布控股股东上海创远电子设备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创远”)增持股份计划,上海创远拟以不超过24元/股增持不超20万股且不低于2万股,增持额不超480万元。2021年1月29日的增持结果公告显示,上海创远实际增持2.62万股,增持总额58.94万元。

2021年9月3日,北交所推出当日,创远仪器发布新一轮控股股东增持计划,上海创远拟以不超30元/股增持不超过20万股股份且不低于5万股,计划增持金额不超600万元。

两轮增持计划,对创远仪器股价提升有所帮助。该股自2020年7月27日以来的股价涨幅约53%。截至2021年10月6日,创远仪器最新股价为26.2元/股,最新市值28.8亿元。

科达自控6月30日获融资买入872.53万元,融资余额3155.50万元

6月30日,科达自控涨8.21%,成交额3.93亿元。两融数据显示,当日科达自控获融资买入额872.53万元,融资偿还0.00元,融资净买入872.53万元。截至6月30日,科达自控融资融券余额合计3155.50万元。

融资方面,科达自控当日融资买入872.53万元。当前融资余额3155.50万元,占流通市值的1.31%,融资余额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融券方面,科达自控6月30日融券偿还0.00股,融券卖出0.00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卖出金额0.00元;融券余量0.00股,融券余额0.00元,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资料显示,山西科达自控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综改示范区太原学府园区长治路227号高新国际B座,成立日期2000年11月20日,上市日期2021年11月15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体系,服务于智慧矿山、智慧市政、物联网+服务板块。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矿山数据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59.81%,充电桩(站)业务22.42%,自动控制相关产品12.64%,365在现(线)技术服务5.00%,市政设备远程监测及控制系统0.13%,其他(补充)0.00%。

截至3月31日,科达自控股东户数9876.00,较上期增加12.01%;人均流通股6296股,较上期减少10.72%。2025年1月-3月,科达自控实现营业收入6740.83万元,同比增长0.97%;归母净利润-613.83万元,同比减少195.73%。

分红方面,科达自控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164.26万元。近三年,累计派现3072.56万元。

科达自控_科达自控融资余额分析_科达自控融资买入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