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马嫡)伴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不断提速,后疫情时期,金融科技如何助力经济复苏受到业内广泛关注。6月20日,由腾讯金融研究院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联合主办的“2020金融科技发展论坛”在北京通过直播方式举办,与会嘉宾共议“金融科技与经济复苏”等相关话题。
“疫情期间,移动支付等金融科技能力所带来的价值凸显,成为支撑‘非接触’服务的重要基础,帮助居民、企业、政府实现了有效运转,经受住了这次极端情况下的‘压力测试’。”腾讯集团副总裁、腾讯金融研究院院长蒲海涛在论坛上如是说。
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看来,金融科技助力经济复苏的动力在于市场。当前经济复苏的推动者主要是政府,但是效果有限。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没有其他国家的先例可以借鉴,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尤其是明确市场与政府的分工,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由政府负责明确监管、完善制度、做好信息统计和数字化等基础性工作。
他还表示,要不断完善市场经济制度、优化企业的金融生态环境。企业在整个经济运行中处于核心地位,政府需要集中力量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发挥企业的想象力,保护企业的经营成果。金融科技要更好地服务实体,同样需要在有效的制度规则引导下,形成金融与实体良性互动、激励相容的新生态。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在论坛期间分享了疫情后,金融科技的三个发展方向。第一,金融科技内生模式会越来越走向整体智能化运营。第二,区块链的作用会日益凸显。第三,央行数字货币进入金融系统后,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生态,也从根本上改变了金融科技发展的轨迹和规范。朱民认为,未来,央行数字货币、稳定币和加密货币,三种货币会共存。
另外,论坛上,《“新”金融·“兴”经济——金融科技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报告》发布,报告就强化金融科技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从顶层设计上强化金融科技助力现代金融体系的能力,尤其是明确“应用科技之金融”以及“赋能金融之科技”的边界,并适用于差异化的且无法进行监管套利的规则;二是金融科技的发展应当尽可能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将部分金融基础设施开放给市场主体;三是金融科技的发展要提高容错试错的空间,突出技术的先进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去化解风险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