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3 月 CPI 重回 2 时代,物价上涨会让我们失去菜市场自由吗?

2024-11-09 08:01

4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时隔三个月,CPI指数重回“2”时代。

分析人士认为,蔬菜、肉类、油脂是影响指数上涨的主要因素。最值得关注的是,3月份,猪肉价格在连续25个月同比下跌后首次上涨。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你可以去任何菜市场,买你想要的蔬菜。实现菜市自由是财务自由的初级层面。

而随着CPI的上涨,物价上涨是否会让我们的焦虑进一步显现?适度的通胀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来说是好事吗?

4月11日晚,《央视财经评论》邀请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平、财经评论员刘歌到演播室进行深度剖析。

“菜市场自由”是因为物价上涨吗?

赵平:放心,菜价长期不会上涨

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 赵平:事实上,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买菜的焦虑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已经不再是焦虑。

CPI上涨2.3%对于菜市场的自由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春节过后,人们的消费能力依然强劲。更重要的是,3月实际上是蔬菜供应淡季。从供需角度看,多种蔬菜特别是高端蔬菜供不应求,推高了价格。

近一个月来,持续阴雨天气对蔬菜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蔬菜价格上涨从供需角度来看是一个短期因素。蔬菜价格虽然同比有所上涨,但实际上环比有所下降。与2月份春节期间相比,3月份蔬菜价格涨幅有所回落。因此,我认为目前蔬菜价格的上涨不必担心,未来长期上涨的动力并不强。

刘歌:生鲜市场隐藏着CPI升降的密码

财经评论员刘歌:每天去菜市场的人可能对价格比较敏感。过去几年,其他产品的价格即使有所上涨,也相对稳定,但蔬菜特别是新鲜蔬菜的价格波动较大。

因为去菜市场的次数比较多,我发现菜市场的自由和菜市场的自由是不一样的。在不同的市场、不同的业态,你会发现蔬菜的价格差异很大。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季节性因素或劳动力成本上涨之外,经营业态的变化也是菜价上涨的重要原因。

过去,买食物会去传统市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超市、新市场,甚至网上。这导致许多人在食品上的支出比以前更多。

适度的通胀对于稳定的经济来说更好吗?

赵平:一定程度理性对待涨价

中国贸促会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平:我认为当前CPI上涨是一个温和的物价上涨。

价格由供需决定。当供给超过需求,或者需求旺盛但供给变化不大时,价格就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这也说明,在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特别是在经济稳增长过程中,所采取的稳增长措施正在逐步开始显现出一些成效。价格只是先行指标之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指标。如果能够得到验证,意味着稳增长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但我认为,一定程度的涨价应该理性对待。这并不意味着价格上涨是坏事。人们在购买商品时可能会有一种买涨不买跌的心态。这意味着消费欲望更强,也意味着未来投资更好。还有更多机会。

随着人民消费结构升级步伐加快,我国居民服务消费占全部消费支出的比重已达到49.5%。服务消费是一种新型的消费对象。由于服务业,特别是与生活服务直接相关的服务业,在发展初期,会出现一些供大于求的情况。因此,CPI价格上涨后,很多投资者会看到这里的市场机会,从而加大对服务领域的投资,使服务的消费和供给能力更强。

刘戈:当前经济形势下,保持CPI适度上涨利大于弊。

财经评论员刘戈: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如果CPI保持一定涨幅,利大于弊。

当CPI下降到1%左右的时候,大家都会担心通货紧缩。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尚未完全消除。在此背景下,维持一定水平的通胀有利于提振投资信心。

迄今为止,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经济体。对于发展中经济体来说,保持适当的通胀率对于刺激整体投资和整体经济增长具有积极作用。它是许多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因素。事实证明。因此,现在来看,如果CPI涨幅保持在2%至3%左右的水平,一方面对人们的生活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同时也能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 ,哪个更合适。

CPI上涨影响你的生活

最大的影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