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最常见的避险资产是黄金、瑞郎、美元、日元。前三者的避险属性无需赘述,但日元的长期避险功能却被人遗忘。而如果说汇率是经济基本面的“晴雨表”,那么日本长期疲软的经济和高企的国内债务水平似乎并不支持日元维持强势。那么,近半年来日元兑几乎所有货币的强势走势,确实值得探究。
日元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元的避险货币,这对人民币至少有一个启示:实现人民币的自由使用和可兑换,实现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彻底市场化势在必行。
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后,受影响最大的当属各国汇率,英镑大跌、欧元贬值、人民币下跌、美元升值,这些都是意料之中、正常的现象,但有一种货币走势,让人意想不到,甚至难以置信,那就是日元的飙升。
观察目前(7月14日)日元走势,美元兑日元汇率已跌至100日元左右,半年来日元兑人民币升值30%,日元已成为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避险货币。
(人民币兑日元)
日元成为第二大避险货币的依据何在?日本经济长期疲软,日本政府国内债务高达200%以上,“安倍经济奖”又导致日本央行不断推出货币宽松政策,目前利率已变为负值。人们对日元为何能成为避险货币感到疑惑。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出炉后,投资资金纷纷涌向美元可以理解,但涌向日元的现象却让市场和民众感到疑惑。
首先,日元作为避险资产,与全球货币套利交易现象息息相关。诺亚财富研发中心金海年指出,由于日元长期为低息货币,国际投资者倾向于投资日元,购买利息收益率较高的资产。如果套利期间相对汇率稳定,那么投资者的收益就是高息资产收益与借入日元成本的差额。但当风险事件爆发时,投资者撤出高息资产,专心偿还日元,导致短时间内对日元的需求增加,日元汇率上升。
其次,日元作为避险资产,是因为日元突然贬值的可能性确实比较小。
第三,日元因其良好的流动性而成为避险资产。金海年表示,日元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实现国际化,作为世界主要货币,日元不仅拥有仅次于美元和欧元的资产规模,而且跨境流动自由度较高。日元良好的流动性便于巨额资金在短时间内流入流出,这也是其成为避险资产的原因之一。
(日元)
当然,避险属性和货币所属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关。日本作为岛国,地缘环境相对安全,经常能置身于地缘冲突、移民纠纷、恐怖袭击之外。当然,如果日本发生经济危机,避险属性可能就会消失。
日元成为风波来临时的避险货币,这其中是有历史原因的。历史上,每当全球金融风暴发生时,国际投资资本都习惯于追逐日元,以规避风险、寻求保值。当然,背后也有日本强大的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