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人类靠狩猎为生,整天挨饿,捕获的猎物全部吃光(全部消耗,没有积蓄)。
一个聪明人为了避免饿死,暂时放弃了打猎。他一边饿着肚子,一边绞尽脑汁发明了一些打猎工具,大大提高了打猎的效率。他不仅可以吃饱,而且每天还能剩下一些猎物(积蓄)。从此,他不用每天出去打猎了,有时间做其他事情了。
其他人知道了,纷纷来找他。有的来借工具,有的来借猎物吃,还有的来避难。于是,这个聪明人,一方面制造一些打猎的工具出租,收取猎物作为租金(这是投资);另一方面,他把攒下来的猎物借出去,收取利息(这是借贷)。同时,他雇佣了前来避难的人(创造了就业)。储蓄创造了资本,资本扩大了生产,这个聪明人就成了一个不用自己打猎的资本家(敢于打破现状、敢于冒险的人,创造了对大家都有用的东西,然后得到了回报)。
随着狩猎效率的全面提高,捕获的猎物增多,人们不再需要每天出去打猎,因此每日的食物摄入量也增加了(生产力的提高增加了供给,从而带动了消费)。
后来,人们发明了衣服、马车,还有更先进的狩猎武器,有些人学会了按摩、烹饪、治病等,许多职业被创造出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休闲娱乐活动也应运而生,多元化经济逐渐发展起来。
生活变好了,人口迅速增长。但是大森林里,各种鸟儿都飞来飞去。一些想不劳而获的人,就成了强盗、小偷、土匪。同时,人们之间的交往滋生了各种矛盾。为了解决强盗、小偷、土匪的威胁和内部矛盾,人们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个机构来负责,那就是政府机构。政府需要财政支持才能运转,里面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得到报酬,所以人们需要交钱作为税收。于是,一个国家诞生了,我们就叫它“先进国家”吧。
随着商品越来越丰富,物物交换变得越来越不方便,为了方便商品交换,政府综合民意,选定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即货币)。
在货币供应量稳定的前提下,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生产效率越来越高,商品价格越来越低。此时人们更倾向于储蓄,因为他们知道将来可以买到更多的东西。储蓄增加,就有更多资本可用于借贷和投资,从而进一步提高生产力,最终提高整体消费水平(因此,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是鼓励消费)。
当人们积累了太多的黄金时,他们觉得把黄金放在家里不安全,他们想把黄金借出去以产生更多的黄金,但又害怕被骗。
还有一个聪明人看到大家的黄金太多了,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他想,如果能用一点利息(存款利息)把别人的黄金吸引过来,保证其安全,然后再借给有信用的商人收取利息,那岂不是无中生有,赚大钱?于是他向政府申请成立一家银行。
银行的诞生,促使人们延迟消费,增加储蓄,同时为一些好的投资项目提供了资金,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增长,改善了生活水平。
物美价廉的商品逐渐吸引了其他地区的人前来贸易,大家用自己多余而擅长生产的东西,去交换自己缺少而又不擅长生产的东西,大家都从中获益。
与此同时,政府的职能逐渐扩大,地位逐渐上升,民众需要缴纳的税收越来越多,并开始厌恶纳税。
有个人想登上权力的顶峰,就承诺,如果他当选为最高领导人,他将带领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不会增加税收。果然,他当选了。
为了兑现诺言,政府几年来一直缺钱,于是他想到发行纸币来代替黄金的等价物,并承诺纸币可以兑换黄金,并要求大家把黄金兑换成纸币。由于纸币便于携带,所以大家都接受了。
尝到甜头之后,增发钞票的势头再也挡不住,结果物价开始大幅上涨,通货膨胀来了。
人们发现银行里的存款贬值了,于是开始减少储蓄,增加消费,可供投资的资金减少,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也下降,企业开始裁员削减成本,经济社会陷入动荡。
(当经济衰退时,人们会选择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从而减少需求,导致物价下降。当物价回落到合理水平时,消费和投资水平就会回升,经济就会逐步复苏。如果通过发行更多货币来人为抑制物价下跌,则会阻碍经济的正常复苏。)
但所幸,“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将其发行的纸币列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
一个相对落后的大国为了参与国际贸易,用黄金兑换大量“发达国家”发行的货币,再从“发达国家”购买大量先进的生产工具,把剩余没有用完的货币存入“发达国家”的银行。
“发达国家”们很高兴,他们从落后国家那里得到了大量黄金,使他们的纸币价值上升,落后国家的需求促进了他们的经济发展,落后国家存入的资金增加了他们的储蓄水平,通货膨胀的问题逐渐消失。
“发达国家”为了节省生产成本,把一些脏活累活外包给落后国家,落后国家利用购买的先进工具,不断扩大生产,创造就业机会,再加上极其勤劳的国民,国内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实力逐步提升,并通过出口赚取大量发达国家发行的货币,用于与各国的贸易需要。
“发达国家”无需生产就能获得商品,无需储蓄就能放贷,这样的免费食物不可能永远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