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纸价格与造纸行业库存周期存在一定的联动性,但由于胶版纸有教材、党建材料等刚性需求支撑,在去库存周期中也可能呈现上涨趋势。自2015年2月以来,造纸行业已经历了两次完整的库存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三次周期的被动去库存阶段。
供给端,胶版纸供给以国产为主,2023年进口占供给量约1.7%,但面临东南亚地区周期性进口冲击。国产胶版纸由于产能产量稳步增长,加之林浆纸一体化布局下的原料控制优势,规模和成本优势明显,产量大,综合性价比高,因此进口量较少。受海外需求、汇率等因素影响,供给端面临东南亚地区周期性进口冲击。
近年来胶版纸新增产能释放集中在龙头纸企,龙头纸企步子小、动作快,行业格局逐渐向集中度更高的铜版纸靠拢。大型纸企通过推进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不断扩大产线规模,同时通过优化原料及运输成本、新增基地布局等方式提升市场份额。2022年铜版纸CR4为83%,而胶版纸CR4仍仅为42%。相较于铜版纸,胶版纸行业仍处于整合期,产能集中度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近年来,具备整合优势的龙头纸企不断整合,产能集中度逐年提升,行业格局将逐渐向铜版纸靠拢。
需求端,我国胶版纸消费较为平稳,以内销为主,2023年出口占消费量约10.8%,出口自2021年以来一直呈上升趋势,我国胶版纸性价比高,欧洲造纸产能退出、海外需求复苏为我国胶版纸出口带来机遇。胶版纸下游刚性需求特征明显,40%以上需求来自教具印刷,受数字化影响有限。受教具招标节奏影响,胶版纸需求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淡季旺季明显,3-5月、9-12月为招标传统旺季,拉动胶版纸需求。
胶版纸和铜版纸的转产方面,当纸厂亏损时,转产概率会大幅增加,但由于各厂成本不同,单凭成品纸价格无法准确判断盈利情况。铜版纸市场规模较小,铜版纸部分应用于商业印刷包装产品,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由于数字化影响较大,整体市场规模有萎缩趋势。当胶版纸和铜版纸均有生产利润时,无论利润高低,纸厂往往继续生产原有纸种,很少考虑转产。但当均无盈利,或铜版纸无盈利时,铜版纸机转产胶版纸的可能性往往较大。但各厂成本不同,在同样的纸价下,各厂盈利情况可能相差很大,因此单凭成品纸价格无法准确判断纸厂是否亏损,也难以判断转产概率。
国泰君安期货
高级分析师
高琳琳
Z0002332
>>以上内容摘自国泰君安期货于2024年4月3日发布的研究报告《基础:双面纸供需基本面初探——星月“胶”辉双面纸期货系列报告(上)》,具体分析内容(含风险提示等)请查阅报告全文。
新浪合作平台期货开户安全、快捷、有保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