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记者 王亚杰 8月3日,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发布。 包括台湾企业在内,中国大陆共有145家企业上榜,比上年增加2家。 上榜企业数量连续第三年位居各国第一。 中国内地(含香港)企业平均营业收入达809.8亿美元,较上年大幅增长; 此外,平均总资产为3580亿美元,平均净资产为431.8亿美元,均超过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水平。
今年的《财富》世界500强中,共有99家中国国有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3家。 其中: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47家(含招商局集团所属招商银行); 地方国资委监管的地方国有企业39家,比上年增加6家; 财政部监管的金融等12家企业、福建另一家兴业银行再次上榜。
今年财富500强排行榜前五名企业中,有3家企业来自中国,分别是排名第三的国家电网、排名第四的中石油、排名第五的中国石化。
共有14家中国企业新上榜或重新上榜世界500强,其中国资监管企业9家:中国中化控股有限公司、杭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蜀道股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责任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六安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新疆中泰(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兴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从排名变化来看,今年上升最快的是鞍山钢铁集团,跃升183位至第217位。 中煤能源集团上升 154 位至第 297 位。 其余涨幅超过100位的国企包括:浙江交通投资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广州建设集团。
广东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科技行业正在快速崛起,包括网络通信设备、软件信息服务、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新能源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车辆。 娱乐领域正在快速发展。 例如,亚马逊和苹果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七; 特斯拉从去年的第 392 位上升至第 242 位。 传统能源产业正在逐渐衰落。 2012年榜单前十名中,能源行业占据7席。 2022年仅占据4个席位,分别是国家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沙特阿美。
“另一个重要变化是,上榜房地产企业数量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降温。 上榜的所有房地产公司均来自中国。 今年上榜企业共有5家,比去年减少3家,分别是恒大、融大、融大。 2021年,8家房企平均营业收入514.6亿美元,平均利润36亿美元; 2022年,上榜5家房企平均营业收入有所增长,达到678.8亿美元,但平均利润却有所下降。 降至28.7亿美元,”罗志恒说。
罗志恒介绍,通过这份榜单可以看出,上榜的中国企业数量稳步增加。 新上榜企业数量和排名上升幅度均超过美国。 上榜企业数量连续四年位列各国第一。 这与中国稳定的经济增长、广阔的市场容量、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持续不断的创新企业活力密不可分。
但他也提醒,在肯定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也要正视差距和不足。 中国企业“大而不强”。 首先,中国上榜企业行业分布不均。 能源、银行等垄断行业占比较大。 大健康事业发展相对落后。 高端制造仍有较大差距。 信息技术快速崛起,但基础领域薄弱。 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中,仍处于相对低端劣势。 今年共有10家中资银行上榜,其利润占所有上榜中国大陆企业利润总额的41.7%。 上榜中国企业利润率前十名中,除腾讯、台积电、华为外,均为商业银行。
“第二,从盈利能力来看,中国企业还没有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与美国存在明显差距。中国上榜的145家企业平均利润约为41亿美元,虽然与美国相比有所改善。”其本身,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利润约为41亿美元,同期美国124家企业的平均利润则高达100.5亿美元,几乎是2.5倍。中国大陆上榜企业的平均销售回报率为5.1%,总资产回报率为1.15%,净资产回报率为9.5%。上榜的124家美国企业中,占比分别为11%、3.21%和21.9%。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朱长明认为,原本预计企业利润会因疫情持续影响而下降,但上榜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创纪录增长19.2%,分别为88%。 营业收入总额达到37.8万亿美元,净利润总额达到3.1万亿美元,均创榜单历史新高。 这远远出乎人们的意料,但深入分析后,又觉得有道理。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各国经济活动停滞,导致世界500强企业经营收缩、收入下降。 随后各国放松疫情管控并推出救助措施,对实体行业和资本市场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这直接影响了2021年上榜企业的业绩表现,借助马太效应,上榜企业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 尤其是能源、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传媒、航空航天与国防、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等行业,利润增长超过200%。
与2021年的营收排名相比,2022年营收和利润排名前十的上市公司变化不大。 沙特阿美公司和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取代丰田汽车公司和联合健康集团进入前十名,反映出能源和基础设施公司强劲的发展势头。 沙特阿美公司以约1054亿美元的利润取代苹果公司成为榜单上“最赚钱的公司”。 软银集团从去年盈利榜第三位,变成了新上榜企业中亏损第一。
2022年榜单的另一个特点是,上榜行业越来越集中,包括保险(51家企业)、银行(44家企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33家企业)、炼油(30家企业)、金属(27)行业上榜企业数量最多,行业集中度显着提升。
例如,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中,国资委监管的中国国有企业共有86家上榜。 86家国有企业平均营业收入923亿美元,营业利润39.5亿美元,总资产4153亿美元,净资产508亿美元。 美元。 上榜国有企业销售回报率为4.3%,总资产回报率为0.95%,净资产回报率为7.8%,较2021年有明显提升。不过,2022年平均中国大陆上市公司销售回报率为5.1%,总资产回报率为1.15%,净资产回报率为9.5%。 上榜国有企业的上述指标仍低于平均水平,反映出上榜的中国民营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效益高于中国国有企业。
朱长明表示:“我们要客观看待上榜国有企业的经营指标。一方面,国有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提质增效,不断提高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除金融类国企外,“上榜国企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利润率不及战略性新兴企业”。字段。 此外,国有企业还承担了较多的社会责任或非市场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榜国有企业的经营指标。”
从榜单可以看出,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的中国企业数量有所增加,规模有所扩大。 中国上榜企业营收占上榜500家企业总营收的31%,首次超过美国。 但同时,朱长明表示,我们也应该理性看待上榜企业与国外上榜企业的差距。
朱长明认为,首先,上榜中国企业盈利能力不强。 中国上榜的145家企业平均利润约为41亿美元。 虽然与自身相比有所改善,但同期财富500强企业的平均利润已增至62亿美元。 我们与世界500强企业平均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与榜单上的美国企业相比,中国企业的利润差距更加明显。 2022年上榜的124家美国企业平均利润高达100.5亿美元,几乎是上榜中国企业的2.5倍。
“第二,企业经营效率指标不高。中国内地上榜企业平均销售回报率为5.1%,总资产回报率为1.15%,净资产回报率为9.5%。而上榜的124家美国企业中,三项指标分别为11%、3.21%和21.9%,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上榜的中国企业。
“第三,中国上榜银行利润太高。2022年中国上榜银行共有10家,这10家银行的利润占中国大陆所有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41.7%。银行利润过高必然会挤压非营利性银行的利润。”
“第四,中国上榜企业大多属于传统行业。与美国上榜企业相比,中国上榜金属制品企业有19家,平均利润仅为11亿美元;美国仅有一家钢铁企业上榜,利润达70亿美元,中国有12家建筑工程公司和6家煤炭开采公司,美国没有一家公司上榜。榜单上的房地产企业全部来自中国,没有外国房地产企业上榜。”
朱长明表示,总体来看,上榜的中国企业具有后来者优势,还有巨大的国内市场支撑。 他们具备与国外500强企业竞争的基本条件,但也面临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挑战。 上榜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高竞争力,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与去年相比,共有99家中国国有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3家。 基于此,朱长明认为,首先,我国企业上榜企业中,国有企业仍占多数,但民营企业比重不断增加,特别是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名单迅速增加。 中国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其次,国有企业不仅要有规模,还要有效率。纵观新入选的国有企业500强,不难发现,有的国有企业并没有做强做大。市场竞争中,但通过兼并或重组上榜的企业“大而不强”,因此,这些企业虽然规模大,但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指标并没有同步提升。需要继续深化改革,通过结构调整和机制转型,切实提高市场竞争力。”
“上榜国企亟待转型升级,上榜国企盈利能力弱的部分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国有经济的产业结构需要转型升级。”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创新成为传统产业国有企业转型升级、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抢占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朱长明说。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员刘兴国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表示,中国大企业的突出优势在于增长潜力。 这应该是中国超大的国内市场优势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 这也是最近事态发展的结果。 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的结果。 美国大公司的优势在于技术相对先进,因此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与美国大企业相比,中国大企业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技术差距。 尽管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完成了技术追赶,实现了技术平价甚至领先,但在绝大多数领域,我们还处于追赶状态,技术“卡壳”的问题普遍存在。 二是品牌差距。 中国大型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的数量持续领先。 但跻身世界知名品牌榜单的中国品牌数量明显不足。 三是管理差距。 无论是成熟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的应用,还是管理创新,中国大企业普遍落后于美国大企业。
刘兴国介绍,与去年相比,共有99家中国国有企业上榜,比去年增加了3家。 正是由于中国大企业规模的持续快速扩张,推动了中国大企业跻身世界500强的数量增长。 尽管每年都有一些中国企业因不同原因退出榜单,但同时,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支撑下,更多企业将继续加入榜单。 其中既有传统领域的大型企业,也有一些快速成长的新兴行业企业。 但总体来看,无论是连续上榜的企业还是新晋企业,传统企业较多。 从企业所有制来看,上榜企业多为国有企业; 但也可以看到,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不少优秀的民营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阵营。 我相信,未来,新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中,将会有更多的民营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