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专栏
客户
12月10日,人民币中间价6.3702,下跌204点。 前一交易日中间价为6.3498,在岸人民币前一交易日收盘价为6.3457。
央行释放人民币汇率“降温”信号
针对近期人民币“过热”的上涨,“降温”信号已经到来。 央行昨日发布公告称,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21年12月15日起提高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将由目前的7%提高至9%。
外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按照规定按照吸收外汇存款的一定比例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存款。 外汇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外汇存款准备金与吸收外汇存款的比例。 2021年之前,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已三次调整,2004年提高到3%,2006年提高到4%,2007年5月提高到5%。
在近期人民币持续走强、兑美元汇率不断创出新高的背景下,中国人民银行上调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对于外汇市场主体而言,信号意义尤为明显。
“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用于调节汇率。 然而,这个工具并不常用。 14年来,央行从未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截至今年5月31日,央行第四次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 为加强金融机构外汇流动性管理,央行决定自2021年6月15日起提高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从目前的5%增加到7%。
业内人士表示,银行通过推动外汇存款“上调”,将释放人民币流动性,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缓解外汇流入势头。
多位专家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过快。 这一政策措施的出台,可以通过影响外汇供给、需求和流动性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防止市场单边预期和可能出现的“羊群效应”。 政策信号释放后,预计人民币快速升值阶段将逐步过去,回归到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斌表示,提高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相当于收紧外汇市场美元的流动性供应,可以减轻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压力,有利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均衡水平。 保持基本稳定。
支持人民币汇率独立走强的因素有很多,但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人民币汇率强势升值背后也存在套利交易因素。 这也是央行果断采取稳定汇率措施的重要原因。 嘉盛集团高级分析师马特·韦勒表示,由于中美利差依然较高,且交易者对人民币看涨情绪浓厚,套利交易近期也持续流行。 例如,做多人民币兑欧元或一篮子其他货币,将使人民币难以贬值。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已偏离均衡水平,偏离程度与修正力度成正比,人民币汇率拐点正在形成。
人民币汇率拐点正在形成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升值已经偏离均衡水平。 正如官方提示,“偏离程度与修正力度成正比”,人民币汇率拐点正在形成。
“疫情后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走强可能即将结束,明年人民币汇率易贬难升。”张宇表示。
温彬表示,短期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快速升值,容易引发市场单边升值预期,对我国宏观经济和企业经营,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产生负面影响。中型出口企业,减少我国出口竞争。 力量。
据张宇解释,当前人民币汇率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贬值风险:
一是明年初将刷新境内居民5万美元便利兑换额度。 从历史角度看,这将对人民币汇率造成一定的季节性贬值压力。
其次,美联储态度逐渐转向“鹰派”,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即将开启。 联邦基金期货已经定价2022年7月首次加息。同时,中美经济增速差距正在缩小,明年中美实际GDP将是增速差距或收窄至1989年以来最小。中美历史上三轮经济货币分歧中,人民币均趋于贬值。
第三,2022年资本流入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也在减弱。 随着美联储进入紧缩周期,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资本外流和资产价格下跌的风险。
海量信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