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专业的金融术语。 作为一个非专业的小投资者,不可能像专业人士那样理解很多术语和名词。 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金融方面的知识,拓展一下我们的知识面,对投资也有好处。 今天我们来谈谈通货紧缩及其对股市的影响。
1.什么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是相对于“通货膨胀”而言的,也就是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通货紧缩”可能比“通货膨胀”更常听到。 我来普及一下两者的含义。 更常见的解释是,“通货膨胀”是指各国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所需货币数量,导致纸币贬值、物价全面上涨的现象。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物价的“全面”上涨,而且还在持续上涨。 而不是某种、某种或类似的结构性增长。 只有部分商品价格全面持续上涨,才能称为“通货膨胀”。
明白了什么是“通货膨胀”,就能大致理解“通货紧缩”了。 “通货紧缩”是指市场流通的货币量小于商品流通所需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升值和物价普遍、全面、持续下降的现象。
一般来说,通货紧缩的宏观表现是商品价格、资产价格、证券等一系列价格在一定时期内趋于下降。 那么衡量判断力有没有一个标准呢? 是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当CPI连续三个月环比下降时,就可以认为是通货紧缩的迹象。
有些投资者可能不知道“CPI”是什么意思。 “CPI”是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家庭购买的消费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化的宏观经济指标。 CPI的高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通货紧缩或通货膨胀的严重程度。
另外,我们来谈谈PPI指数(生产者价格指数),它看起来与CPI非常相似。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幅度的指数。 它是反映一定时期内生产领域价格变化的重要经济指标。 也是制定相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生产者价格指数与 CPI 不同。 其主要目的是衡量企业购买的一揽子商品和服务的总成本。 由于企业最终会以更高的消费价格的形式将成本转移给消费者,因此也被称为“PPI向CPI传导”。 因此,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变化通常被认为有助于预测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变化。
2、通货紧缩的原因
一般来说,通货紧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微观层面
1、投资和需求不足
如果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市场投资和消费行为就会减少,从而造成供给过剩,导致物价下跌,进而影响企业利润,导致整体市场陷入通货紧缩。
2.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 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单位商品的生产成本,最终导致商品价格下降。 另外,如果政府放宽一些行业的准入,导致充分竞争,平均价格也会下降。
宏观层面
一、货币财政政策
紧缩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直接导致通货紧缩。 例如,央行减少货币供应量、信贷投放、提高利率或准备金率,或者基础设施项目未能获得财政批准。 (注意,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是各国中央银行,在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财政政策的制定者是财政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是宏观调控手段。控制。)
2、经济周期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周期,经济也是如此。 当经济达到顶峰时,资产价格泡沫出现,信贷和货币扩张,商品供过于求。 最终,当泡沫破裂、信贷和货币萎缩时,就会出现周期性通货紧缩。
此外,汇率、市场预期等也是通货紧缩的影响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因此不详细讨论。
3、通货紧缩对股市的影响
通货紧缩对股市有影响吗? 答案是肯定的。 我们知道,影响股市的主要是投资者的买卖行为,这主要涉及到“钱”这个东西,在股市中我们称之为“流动性”。 市场钱多了,流动性充裕,货币贬值,出现“资产荒”。 居民更有可能参与股市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股市也更有可能表现良好。
通货紧缩是指流动性相对枯竭,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通货紧缩引发的经济负增长,导致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大幅下跌,银行资产状况严重恶化。 经济危机和金融萧条的出现将反过来影响证券市场的走势。
严重的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因为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整体物价上涨; 通货紧缩意味着经济萧条,都会影响生产和生活。 通胀和通货紧缩适度可控是我们乐见的。
最后,就我国而言,政策都是反周期的,政策干预一定程度上抹平了周期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