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闻发言人昨天就信贷过快增长的主要原因、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四项措施、短期外债风险基本可控、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四个热点问题发表讲话。政策。 他回顾了周小川省长今年3月份的讲话。 从1月份讨论的8个热点问题可以看出,央行的着眼点既一致又现实。
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14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回应了货币供应量高、授信过快、外汇储备高四个问题。 今年“两会”期间,周小川就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优化、资本项目开放、中国银行全流通上市、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农村金融等8个热点金融问题发表了看法。信用合作社改革。
周小川3月份接受记者采访时,并未对信用问题过多评论。 不过,他表示,利率改革“应该根据国民经济增长趋势和物价走势来确定”。 从4月28日的贷款利率上调来看,这个信号已经应验了。
在谈及央行货币政策部署时,新闻发言人表示,央行决定自4月28日起上调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 ,保持合理的信贷和投资。” 增长”的意图。
同时,为引导金融机构控制货币信贷过度扩张,防范贷款波动,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人民银行强化对银行的“窗口指导”,要求各银行关注授信进度,防止出现较大波动。
昨日在谈及信贷增长过快的原因时,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今年一季度贷款增长较快,是由于经济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快、贷款需求比较旺盛。 ; 外贸顺差继续扩大。 ,导致央行外汇持有量增长较快,市场流动性较多; 商业银行在经营理念上更加注重提高资产回报和股东回报,增加贷款的动力较强。 一些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强调“早放”。 “早回报”,贷款发放大幅提前,2003年以来每年上半年贷款增速均快于下半年。
周小川3月份回答记者提问时,高度评价国家外汇管理局本着安全、流动、保值增值的原则进行外汇储备管理。 同时指出,考虑如何安排才能更有利于安全性、流动性、保值增值的原则。 他还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仍在增加,仍处于增长阶段。 有人担心央行可能会减少美元资产总量,但事实并非如此。 库存符合既定准则,并将根据国际市场状况进行调整。 但由于增加,美元资产的绝对数量并不会减少。
当被问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具体举措时,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一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实现协调拉动内需和外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 发展迅速。 二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进出口结构,努力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 适当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增加先进技术装备进口,更加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是切实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合理引导外资行业和区域投资方向,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是积极推动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扩大互利合作、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
周小川在3月份谈到人民币汇率走势和放开资本项目管制问题时表示,从当前汇改进程和当前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来看,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人民币已经足够,暂时不需要调整。 。 不过,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这个汇率浮动区间也可以扩大,但要看国际国内形势。 资本项目自由化应逐步实施。 近年来人民币兑换有所放松。 下一步将进一步放宽外汇使用管理和外汇兑换。
昨天发言人还指出,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外汇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外汇管理,大力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稳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拓宽资本流出渠道,积极培育发展外汇市场,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管理和国际收支监测预警机制,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发言人还对我国短期外债快速增长发表了看法。 他表示,从短期外债结构看,贸易信贷增长是短期外债占比上升的主要原因,对短期外债增长贡献77.1% 。 2005年末,我国贸易信贷余额908亿美元,比2004年底增加254亿美元,增长28%,占外债余额的32.3%,比2004年底提高5.9个百分点2004年,我国贸易信贷快速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有直接关系。 2005年,我国进出口贸易额达到14.2212亿美元,增长23.2%。 进出口快速增长增加了贸易融资需求。 贸易信贷增长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存在一定的同步性。 同时,贸易信贷的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们利用延期付款和提前收汇等方式防范汇率风险的强烈意愿。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充足,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率始终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以内。 从短期外债构成来看,贸易信贷占比较大,且大多具有真实贸易背景。 因此,一般不存在资金大量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此外,我们还加强外债预警体系建设,积极防范外汇金融风险。 因此,总体来看,我国短期外债风险基本可控。
周小川在3月份提到了金融组合管理、中国银行全流通上市、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内地与香港合作等问题。 这次央行发言人没有过多提及此事,但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将密切关注。 我们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增长,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
发言人还表示,银行要强化资本约束,树立可持续稳健的经营理念; 进一步改善金融服务,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坚持“保、压”原则。 不仅要严格控制过度投资行业的贷款,还要加强对过度投资行业的监管。 对经济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 加强业务创新,防范利率风险; 关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信用风险,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充分发挥票据融资支持中小企业和流动资金贷款的积极作用,防范票据融资融资风险,促进票据业务健康发展。 (记者郭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