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2023年一季度价格走势的宏观经济分析及经济政策建议

2023-11-08 18:32

2023年一季度物价走势宏观经济分析及经济政策建议

马文峰陈阳于立强

近日,一些自媒体和国内“经济学家”纷纷声称,当前国内经济已经进入了可怕的经济通货紧缩。 我们的研究认为,当前经济并未进入所谓的经济通缩,但一些错误的国内外政策导致经济运行受到阻碍。 解决当前经济困境的关键是通过对内对外有效开放,消除对经济增长资源的过度垄断,激发劳动者积极性是解决当前经济困境的有效途径; 通过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杜绝垄断力量对经济的滥用和破坏,是解决反复出现的经济困境的根本之道。

一、当前经济困境的宏观分析及政策建议

从全球来看,为了应对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美国政府犯了继续加息的错误。 一方面推动了美元升值,提高了美元的国际购买力,导致全球美元资产回流美国。 另一方面,带来美元资金成本大幅上升,美元体系下负债率高的美国金融体系受到严重冲击,这也导致高负债率的美国经济消费和投资严重下滑。债务比率上升,导致社会总需求严重下降,美国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大幅下降。 人民币跟随美元大幅升值。 面对极其严重的通胀,美国政府采取适度降低利率、充分回收过剩货币的方式,让美元体系下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活动总体水平相适应,实现币值的基本稳定。美元及美元体系下的总体物价水平。 ,从而为经济平稳运行奠定基础。

国内方面,2022年接连“疫情”导致国内居民收入和消费大幅下降,带来我国社会总需求大幅下降; 另一方面,人民币跟随美元实际升值,影响了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导致中国商品大幅下滑。 出口下降,进口增长; 这些因素加之2016年以来一些工商政策造成的国内市场垄断,就业能力下降,居民收入下降,特别是终端市场垄断严重,导致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破损并遇到阻碍。 特别是2022年四季度极端的疫情防控和部分官员的寻租行为,导致生产生活、商业活动、居民收入、消费能力、市场预期大幅下滑。 这些都是2022年10月以来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的根本原因。

12月,在社会各界强烈号召下,疫情防控全面放松; 更重要的是,两会后,政府修订了城镇工商政策,鼓励和支持城镇个体工商业和城乡市场发展。 同时,央行大幅配合增发货币,将对后期经济复苏和物价回升产生重大影响。 考虑到政策的时滞效应,国内大宗商品价格在4月中下旬后将逐渐停止下跌,预计6月份大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将开始下跌。 反弹。

但是,这几年的营商政策,打破了市场高度垄断的局面,需要更加开放内外市场,减租降息,简兵简政,简政放权。 ,消除冗余人员,提高效率。 (即清理那些占据编制但实际上没有工作或劳动力的人。)这项改革会遇到利益集团的严重阻力,但必须坚决执行。 它可以解放政府机构近三分之二的人力资源,从事更具创造性的工作。 ,这是未来10-15年推动中国经济再次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要切实促进农村产业多元化,高度开放城市市场,充分实现现有灵活就业人员有效就业,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大量隐形失业人员实现充分就业。和国有企业; 消除当前极其严重的经济增长失业因素(包括隐形失业),从而显着提高各种经济增长因素和劳动者收入水平。 这样做,未来10-15年,我国经济仍能恢复到8%以上的经济增速,中国居民人均收入能真正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二、国内商品和服务价格总体水平较3月份高位有所回落,但实际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

从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看:3月份CPI环比下降0.3%,环比上涨0.70%,1-3月份同期上涨1.3%。 环比连续两个月出现季节性下降,月度同比增速为36个月来最低。 但仍保持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仍在上涨。

分地区看,与3月份环比相比,城市上涨0.7%,农村上涨0.6%; 1-3月平均,与同期相比,城市上涨1.3%,农村上涨1.2%。 城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连续两个月环比下降,表明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出现季节性下降,但实际物价水平仍处于高位。

其中,单月及同月食品消费指数高于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水平,成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拉动力。 从大类食品商品看,3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2.4%,1-3月平均上涨3.7%。

水果、猪肉、禽蛋、油脂价格指数成为食品价格指数涨幅较大的产品类别,是3月和1-3月价格指数上涨的动力。 乳制品价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下行影响。 剔除猪肉价格影响,3月份食品价格指数为1.5%; 1-3月平均同期食品价格指数为2.6%。

值得注意的是,3月份蔬菜价格大幅下降11.1%。 剔除蔬菜影响,3月份食品价格总体指数同比上涨3.8%; 使总体消费价格指数达到1.0%左右,一些“经济学家”所谓的通货紧缩现象自然就不存在了。 存在。 当前所谓的通缩政府政策,实际上是降低蔬菜价格、保持城乡居民消费价格稳定的结果。 生鲜产品价格对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显着。 因此,中国不断强调市长管好菜篮子对于物价稳定非常有必要。

我国农村和农业的相对落后必然导致社会整体发展受到损害,加快农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村整体生产力水平,带动大量农村就业流向当地非农就业。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将带动农业生产力显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显着提高。切实保障农村养老,为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因此,中国社会必须确保县长管理当地劳动力就业和居民收入,这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这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性力量。

图1 生产者消费价格指数月度走势

美国猪肉行情_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_美国猪肉价格波动

从月度生产和消费价格指数来看,当前经济并没有像一些人所说的那样陷入严重通缩阶段。

图2 食品消费者与主要产品类别价格指数对比,2023.3

美国猪肉行情_美国猪肉价格波动_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

水果、猪肉、鸡蛋、植物油等价格指数逐月大幅上涨,带动CPI逐月上涨; 蔬菜价格大幅下跌支撑CPI下行趋势。 生鲜产品,尤其是猪肉和蔬菜,是价格水平的放大器。 市长必须管理菜篮和果盘。 。

生产者价格指数自高位回落,有利于经济复苏。 2023年3月,PPI环比持平,月度同比下降2.5%。 1-3月平均同比下降1.6%。 月度生产者价格指数创近33个月来最低水平; 环比连续两个月持平,同比连续第六个月下降,是去年疫情影响的延续。

其中,生产资料月度价格指数下降3.4%,为近32个月来最低水平,对总体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产生下行影响; 原材料价格指数下跌4.7%,创近29个月来最低水平。 考虑到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两年间生产资料和原材料持续大幅上涨,目前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 生产资料和原材料价格指数下降,带来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有利于社会运行成本下降和经济复苏,削弱利益集团对经济高度垄断的负面影响。成长资源。

3月份,食品生产价格指数环比下降0.1%,环比上涨2.0%,1-3月同期上涨2.5%。 连续四个月环比下降,使食品消费价格指数从高位回落。 食品生产者消费价格指数实际上仍处于高位。 其中,农副食品收购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2%,月度同比上涨3.7%,累计上涨4.5%; 农副食品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农副食品采购出厂价格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 ; 月度食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0.1%,处于较低水平,表明市场需求疲软,消费动力不足。

此外,电力、热力、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由高位回落,仍处于较高水平。 2016年以来,一些政策带来了行业的高度垄断。 国家对垄断企业缺乏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监管指标,推动这些产品的价格无底上涨。 这是阻碍整体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图3 2023年3月生产商和主要产品类别价格指数比较

美国猪肉行情_美国猪肉价格波动_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

3、我国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下跌,但仍处于高位,经济尚未进入通货紧缩状态。

统计局公布商品流通价格:3月份,商品价格指数为128.9(注:2014年平均值为100),同比下降17.0%,环比下降1.4% ,较去年10月历史高位下降10.52%。 2021年10月的历史高位下跌了24.98%。 1-3月大宗商品批发价格指数平均水平为131.2,同比下降9.8%。 目前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

从商品价格定基指数与长期趋势线对比来看,近三个月,商品价格已跌破趋势线,但商品月度价格定价指数仍处于历史高位,明显高于上一个经济周期。 在物价峰值之上,中国经济并未陷入通货紧缩状态。

图4 商品价格指数月度走势与长期趋势线对比

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_美国猪肉价格波动_美国猪肉行情

分品种比较,3月份,煤炭、农资月度价格指数分别为223.6和137.9; 市场垄断程度较高,使得这两类产品的价格仍明显高于其他类型产品; 化工、石油价格指数最低为89.7和98.3,低于基期价格水平,大量原油进口使得石油和化工产品价格指数处于较低水平。 农产品、粮食价格指数分别为113.3、110.0,明显低于工业品价格指数130.7;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依然较大。

1-3月,工业品平均价格指数为136.4,其中煤炭、农业投入品价格指数最高分别为230.3和143.3; 化工品价格指数为91.4,为唯一低于100的指数,石油价格指数为101.2; 农产品、粮食价格指数分别为114.7和143.3。 109.8,远低于工业品综合指数。

与上月相比,工业品价格下降0.4%; 其中,黑色金属、建材、煤炭小幅上涨,分别上涨2.2%、1.5%和0.1%; 其他类型产品价格下跌。 林产品、石油、农业投入品价格跌幅最大,分别下降6.8%、4.6%和4.3%。 农产品、粮食价格降幅大于工业品价格,分别下降1.9%和1.7%。 农产品与粮食、工业品价差再次呈现拉大趋势。

与去年3月份相比,工业品价格指数下降18.3%,各类产品价格均呈下降趋势。 化工品和煤炭价格下降最为明显,分别下降26.4%和21.0%; 粮食和农产品价格指数降幅最小,分别下降0.7%和1.6%,有利于农业生产稳定。

与1-3月同期平均水平相比,工业品综合指数同比下降11.5%; 农产品、粮食分别增长2.3%和3.8%; 其他各类产品价格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其中,建筑材料、化工品、农资平均价格指数同比分别下降19.7%、19.4和17.3%; 此外,石油价格指数是各类工业品中降幅最小的产品,同比下降6.6%。

对比各类产品价格指数,粮食、农产品价格虽然近期跌幅较小,但仍处于明显较低水平,预计仍将保持补涨态势。

图5 2023.3年商品总类和分类月度价格指数对比

美国猪肉行情_美国猪肉价格波动_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

图6 2014-2023年中国工农业产品月度价格指数走势及长期趋势线剪刀差

美国猪肉行情_美国猪肉价格波动_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

图7 2014-2023年中国粮食和工业品价格走势及长期趋势线剪刀差

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_美国猪肉价格波动_美国猪肉行情

图8 2014-2023年中国生猪及工业品价格指数及长期趋势线对比

美国猪肉价格波动_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_美国猪肉行情

图8 2014-2023年中国生猪和煤炭价格及长期趋势线剪刀差

美国猪肉价格波动_2023年美国猪肉价格走势图_美国猪肉行情

4、我国各类商品价格指数长期走势对比分析及政策建议

从长期趋势线看,2022年11月以来,工业品价格指数持续跌破长期趋势线,明显高于上一经济周期最高水平,仍处于历史高位; 其中,3月份煤炭价格刚刚跌至趋势线水平; 总体来看,当前工业品价格仍处于历史高位。 3月份农产品价格指数也跌破长期趋势线,但粮食价格指数仍维持在长期趋势线上方。 粮食、农产品价格仍然偏高; 生猪价格近期明显低于长期趋势线,但远高于前期低位。

从长期趋势线的斜率来看,所有大宗商品的趋势线斜率为0.0162。 细分方面,工业品趋势线斜率0.0200,农产品趋势线斜率0.0082,粮食趋势线斜率0.0035; 猪的趋势线斜率向下。 为 0.0226; 煤炭价格走势的斜率为0.0515; 同期,工业品价格涨幅是农产品价格的2.6倍,是粮食价格的5.7倍。 但生猪价格的走势涨幅是工业品价格的1.13倍,是煤炭价格的1.13倍。 这又是生猪价格涨幅的2.28倍。

工业品、农产品和粮食价格趋势线斜率的差异,表现出工农业品之间极端的价格剪刀差,说明了农村相对贫困的重要原因。 粮食和大多数农产品生产的高度分散性使其价格水平无法随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变化而调整。 生猪生产是各类大宗农产品生产中垄断程度较高的产品,其价格涨幅远高于整体工业品价格涨幅; 但与煤炭行业相比,生猪生产集中度远低于煤炭行业市场集中度; 因此,同期生猪价格涨幅远低于水平较高的煤炭行业。 行业集中度决定了产品适应宏观经济变化的能力。

此外,从价格走势的凹凸对比来看,农产品和工业品价格往往存在明显的上涨和下跌趋势。 这是因为在不同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国家对不同行业实施不同的政策应对,行业波动明显。 政策影响的结果。 面对国家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不同市场结构下的市场主体反应不同,导致产业波动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综合以上分析表明,石油、煤炭、农资等产品的市场结构以卖方国有垄断为主。 面对宏观环境和政策变化,价格波动明显,整体价格上涨明显; 近年来生猪生产受到影响。 极度偏差的政府补贴政策影响,导致市场集中度大幅上升,形成一定程度的卖方垄断市场格局,导致生猪价格快速上涨,对稳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菜篮子价格。

目前,我国缺乏面向全社会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 垄断集团对资源的垄断和垄断权力的滥用以及权力寻租,导致社会经济运行成本大幅上升、运行效率大幅下降,正在影响我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政策建议:切实保障基本物资供应,发展多元化产业,营造公平环境,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对比目前物价发展历史,当前经济处于下行趋势,但尚未进入极度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阶段。

解决当前经济困境的关键在于营造全社会“信心、信任、合作、公平、开放、透明”的社会环境。 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省长对米袋、油瓶负责,市长对菜篮子、果盘负责,切实保障基本物资; 县长、镇长、村长对乡村工厂负责,对农民钱袋子负责,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产业多元化发展,通过发展多元化产业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富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有效消除城乡差距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发展。

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以及央行系统公民个人资产账户层面的电子货币和征信系统,加快构建公开透明的社会诚信体系,消除各种经济问题。 加大对资源垄断权、寻租权的滥用,为社会提供公开透明、公平合理的社会环境,是市场产业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提高政府和各类自然垄断行业的运行效率也很重要。 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